本报讯(记者 张遥驼)近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至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9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6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7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89%、110.43%、111.77%、120.3%,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交出民生亮眼答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将“新增城乡居民就业”作为2023年全市十大惠民工程之一,主要任务是新增城镇就业6.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
市人社局负责同志表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围绕目标任务,坚持政策激励和服务助力并举、整体推进和重点帮扶并行,从就业创业政策落实、重点群体就业、企业用工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创建等方面综合发力,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释放政策红利,支持稳岗扩岗。为稳定就业岗位,全市人社部门大力推广“免申即享”经办模式,落实落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从而有效带动群众就业。至目前,全市已发放稳岗资金1752.34万元,惠及企业800多家。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着力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有效促进企业和劳动者高效互动、有效匹配。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省级(星级)充分就业社区64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35个。
关注重点群体,实现多渠道就业。围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市人社局相继开展“职在河南”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百日千万招聘、金秋大型招聘、就业见习直播带岗等系列专项服务活动,实现就业供需精准匹配。至目前,全市共组织各类招聘活动387场次,提供岗位13万个,进场求职群众15.5万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4.3万人次。
同时,市人社局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1131”就业帮扶服务,募集就业见习岗位7880个,组织开展就业见习1647人,落实见习补贴596.67万元,发放求职创业补贴392.6万元,全力以赴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保驾护航。
为切实兜住困难群体就业民生底线,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托底安置公益岗和社区服务型岗位等方式,促进1.77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0.6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多渠道就业。
发力服务保障,为企业人才搭桥。市人社局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围绕“九大产业集群”岗位需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9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5.52万人、高技能人才5.24万人,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不仅如此,各级人社部门全面落实全额贴息政策,在全省首次推出“政府+银行+企业担保”融资新模式,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69笔、7.71亿元,扶持自主创业人数4471人,创业带动就业141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