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 明 通讯员 王 欣)“老王家和老李家还得去调解一下,这两家昨天又吵起来了……”12月12日,在泌阳县花园街道高新庄“社区居民会客厅”里,群众向社区干部反映着村里的问题。
今年以来,泌阳县民政局按照省、市民政部门实施基层治理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的部署,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通过实施“社区居民会客厅”试点建设,丰富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载体,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搭建社区便民服务大舞台。高新庄“社区居民会客厅”作为首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试点,在服务民生、听取民意等方面成效凸显,群众的热情参与拉近了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社区居民会客厅”启动建设后,泌阳县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进,县民政局负责人、花园街道负责人等多次实地指导,与高新庄社区干部交流商讨,明确了建设的内容、时间要求、质量把控等事项,对硬标准和软服务提出了详细要求,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突出社区特色,确保高新庄“社区居民会客厅”建设成为样板工程。
近年来,泌阳县在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过程中,牢牢抓住“社区居民会客厅”这一创新载体和举措,打造集政务服务、文化休闲、便民服务、智能体验等于一体的居民“温馨打卡地”,让基层自治的氛围“活”起来。
“社区居民会客厅”立足亲民便民惠民,完善服务机制,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突出面对面交流,“一个厅”解决问题的议事协调功能,设置意见和建议簿,常态化听取每位走进“社区居民会客厅”的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村情民意在会客厅掌握、群众问题在会客厅解决。同时,积极开展送服务上门,强化“社区居民会客厅”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村级自治组织服务群众效能,将“会客厅”延伸至“家门口”,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到责任网格内,开展民意收集、政策宣传、解决居民困难等工作,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需求。高新庄“社区居民会客厅”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上门解决居民难题36个。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建设思路,逐步扩大‘社区居民会客厅’试点建设范围,发挥样板引路的示范作用,实现社区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突出‘服务+’功能,把‘社区居民会客厅’打造成集聚自治性、公益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该县民政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