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5日
聚焦重点 答好监督答卷
——西平县人民检察院涉农检察工作透视(二)
  本报记者 陈 司 代廷伟 通讯员 代军旺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怎样才能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好涉农检察这篇大文章,答好新时代公益监督答卷?
  “社会的痛点、老百姓的关注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谈到当前涉农检察工作的重点,西平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郭俊给出坚定有力的回答。
  守好群众的保命钱
  近年来,西平县人民检察院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守好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该院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农村医保等领域,针对医保报销环节易发多发问题,与县公安局、医保局联合开展专项监督,逐一排查发生交通事故后使用农村医保报销的线索,对调查核实后涉嫌违法犯罪的,监督公安机关快诉快办。
  今年以来,该院排查农村居民住院报销情况1090人次,筛选出疑似骗取医保基金线索34条,其中 8人因诈骗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挽回医保基金损失10万多元。
  该院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与县医保局磋商、召开联席会议、诉前圆桌会议等方式,对各类套取农村医保基金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县医保局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完善医保基金报销审批手续。
  该邀请县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局共同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医保报销人员情况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从源头上堵塞医保基金监管漏洞,打造闭环监管体系,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该院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中彰显担当,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今年3月,该院发现一起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用于养殖案件线索后,立即成立由主管副检察长带队的办案组。通过深入相关单位、部门调查,很快查清了焦某长期非法占用耕地开办养殖场的实事。
  经查明,该院认定焦某非法占用耕地面积4.38亩,其中包含基本农田4.2亩。
  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提升办案质效,该院向焦某所在地镇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该镇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整治工作。从3月23日立案调查到4月6日收到整改情况回复,焦某非法占用耕地所建的养殖棚、水泥池、住宿房等已全部拆除清理并复耕到位。
  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该院设立耕地保护情报专线,组建了一支由教师、学生、村干部、网格员、农民、退役军人等组成的情报员队伍。
  今年以来,该队伍收到耕地被占用行政公益诉讼线索22条,其中成案线索14条。针对成案线索,该院立案后分地区进行集中公开听证,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土地保护专家、村干部、律师等担任听证员,周边村民代表列席旁听,围绕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违法占用耕地的危害、部门监管职责进行听证。至目前,该院已组织集中听证3次,36名村民列席旁听。
  该院通过磋商、现场座谈、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督促相关部门加强耕地保护,对非法占用耕地、基本农田等行为依法处理。针对临时用地未缴税、到期未复垦等问题,与县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部门进行核对,同时建立信息共享、行刑衔接机制,加强对源头审批、事中检查、事后惩处的全链条监管,形成保护农用地资源的“检察+行政”合力。
   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指国家为了保护耕地资源,鼓励农民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而给予的一种经济激励政策。
  为保障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到位,国家明确了补贴的范围、领取标准、时间节点、发放程序以及九类不能享受补贴的情形。
  今年5月,该院第四检察部在协助市人民检察院办理二审民事裁判监督案件中发现一条违规领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线索。该院检察长立即带领业务骨干成立办案组进行立案调查。
  经实地走访,咨询相关部门、所在地镇政府、村委,调取相关文件、证明材料,查明了违规基本情况。
  2017年5月,西平县某村村民刘某、何某与企业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将其拥有承包经营权的部分耕地流转给他人用于畜牧养殖。后该村委在每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申报审核过程中,未将已作为畜牧养殖使用的耕地补贴面积予以核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致使国家利益受到侵害。
  为保障国家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保护国有财产,该院于今年6月向属地镇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
  该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制订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在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申报审核中,将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1036.22亩耕地予以核减,对后续新发现的不符合领取条件,但已纳入2023年财政清册,进入资金发放阶段的800多亩耕地补贴资金追回问题向县农业农村局报告。
  为确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改,该院持续跟进监督,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沟通,追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7万多元。
  该案的成功办理,有效堵塞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中存在的管理漏洞,为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贡献了检察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