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3日
叶善松:教育是责任与良心的坚守
    辅导学生写作业。

    带领学生跑步放松。

本报记者 黄育南 文/图


  “今后,要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相信明天的你会更加优秀。”这是小华(化名)考上大学向小学老师叶善松打来报喜电话时,叶善松对他的教诲。
  小华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长期缺少父母陪伴的小华养成了打游戏的坏习惯,逃课、甚至不回家,在外打游戏。叶善松了解情况以后,为做好小华的转化工作,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和他谈心交流。课堂上叶善松更多地关心关注小华,想方设法寻找和挖掘小华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奖励。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慢慢地,小华对学习有了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好,顺利地升入了初中,考上了驻马店高中,并从驻马店高中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扎根乡村,用心教育,做有温度的老师,这就是师生家长和群众眼中的叶善松。2001年走上三尺讲台的他,一直在市第五十九小学(原驿城区顺河乡中心小学)任教,先后获得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名师、驻马店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驿城名师等荣誉称号。
  叶善松的家距离学校13公里,是学校里面离家最远的一个。他每天坚持早晨5点起床,6点半之前从家出发,7点之前到学校。市第五十九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缺少监督,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为帮助留守儿童加强和外出务工的父母联系,叶善松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分组,让他们在每星期一、三、五的课外活动时间,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和家长联系交流,沟通情感,并汇报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作为班主任的叶善松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他关心体贴后进生,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在班级工作中,他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主题班队会,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叶善松已经成长为学校的业务骨干。作为一名党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他率先垂范,用优秀的教学成绩、扎实的教学水平、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人,团结大家带出了一支思想信念坚定、教学业务精湛、道德情操高尚和奋力改革创新的教师团队。他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用心培育了多位青年教师和班主任。其中,魏盼盼老师在全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樊俊老师获区优质课一等奖。这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教育是责任与良心的坚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乡村学校虽然艰苦,但只要看到一批批的乡村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看到他们们天真可爱的笑脸,我就感到无比欣慰。”叶善松平静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