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3日
从一粒种子到千斤粮
——西平县黄金粮MY73百亩攻关田测产侧记
  本报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刘天鹏
  9月8日,站在西平县嫘祖镇兰衣赵村的玉米百亩攻关田地头,放眼望去,200多亩玉米好似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拨开一株株翠绿挺拔的玉米秆往深处走,耳旁不时传来测产组成员掰玉米棒发出的窸窸窣窣声。
  “小棒子也别落下,掰下来放到袋子里。”循声而去,只见4名工作人员正拿着皮尺、袋子在狭小的玉米秆缝隙中缓慢地转身移动。“这个点位刚弄完,还有其他4个点位正在采集呢,空间太小了,咱们出去说吧。”西平县农技推广研究员谢耀丽热情地打起招呼。
  “走着不方便吧,这就是夏玉米单产提升行动里的一项技术,叫增密种植,相较于普通地块每亩4000~4500株的种植密度,百亩攻关田每亩的种植密度为5500~6000株。”谢耀丽笑着介绍,百亩攻关田播种时实行宽窄行种植,采用种肥同播单粒播种,力求深浅一致,确保一播全苗。
  “在管护上,我没少下功夫,那个水泵是水肥一体机,播种时把滴灌带和玉米种子一起铺到地里,在玉米拔节、抽雄吐丝、灌浆的三个阶段,每亩地需要施入尿素共40公斤。”种植户陈晓登说,“在县农业农村局统一飞防前,我专门打了一次农药,还打了两次液氮肥。”
  临近中午,初秋的阳光仍旧炙热,其余4个测产小分队带着刚掰下的新鲜玉米,陆陆续续回到地头搭建的简易帐篷里开始测产。“16×32、16×26、18×31……”环视一周,测产组成员一丝不苟地数着每棒玉米穗粒数,并在记录本上认真地记下相关数据。
  “我们采取了三点取样法,即在田块一条对角线上中央取一个点,离两端5米以上,随机各选一个点,然后测量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计算。”测产组负责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振华说,“经过综合计算,百亩攻关田平均每亩株数达7936.7株、穗粒数达532.8粒、测产产量为1168.2公斤。”
  “这个品种的表现很完美了,抗倒伏、耐高温,对茎腐病、小斑病、叶斑病、青枯病、瘤黑粉病等病害有很强抗性。”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汤继华说,“我们要追求最完美,这个品种目前对南方锈病是中等抗性,虽然产量没有受到影响,但我们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为父本做了抗病基因,现在这个品种已成了全高抗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