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2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6日
上蔡县奋力谱写现代化农业发展新篇章
 特色种植产业园。

 高标准农田收割。

 牧原集团上蔡工厂。

万亩良田正在进行统防统治作业。

  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基地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先进县、全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先进县……
  近年来,上蔡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巩固优势、找准弱项、补齐短板,围绕“三农”做足文章,带领全县农业农村发展迈入新阶段,谱写了新时代上蔡“三农”工作新篇章。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4月11日,在上蔡县无量寺乡吴宋湖家庭农场种子繁育基地,20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进行飞防作业,为当地夏粮丰收护航。当天,全省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暨“一喷三防”现场会在这里举行。
  上蔡县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常年种植小麦在144万亩以上。近年来,上蔡县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全域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均取得良好效果。2022年,全县小麦亩产达1272.4斤,夏粮实产18.3亿斤,比统防统治之前增产10%以上,全年粮食产量达28.2亿斤,增幅达7.49%。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蔡县纵深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1800多万元继续实施小麦重大病虫全域统防统治,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面对“三夏”期间10年来最严重的“烂场雨”这一不利形势,上蔡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精心部署、迅速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趁天抢时科学组织抢收,千方百计做好烘干、晾晒、收储、保险理赔等工作,全力以赴打好“三夏”生产攻坚战,最大程度降低了群众损失。
  “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2万亩,其中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5万亩;2023年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评审,拟于近期公开招投标;3.5万亩示范区的“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建设模式正在有序推进。”上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银朋说,上蔡县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殷殷嘱托,始终牢记省、市领导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切实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上蔡县委书记刘军民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上蔡县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以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为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守牢耕地红线、推广良种良法,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253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22亿斤以上,为维护粮食安全贡献出了上蔡力量。
 

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激活“一池春水”。近年来,上蔡县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依托特色资源通过树立品牌建成产业,让“菜篮子”“果盘子”更丰富的同时,创响一个个“乡土”字号品牌,扩大畅通销售渠道,让更多特色果蔬产业成长为富民产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8月底,走进上蔡县黄埠镇常庄村顺耀种植合作社火龙果大棚,碧绿青翠的枝叶间掩映着一颗颗紫红色的火龙果,色泽鲜艳、果形饱满,让人垂涎欲滴。常庄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全威和村党支部书记吕志发讨论着今年火龙果的长势,共谋未来发展大计。
  一年采摘10到12批次,一亩地每年能采摘6000多斤,每年收益稳定在10万元以上,向村集体贡献将近6万元,同时带动了几十名村民务工,既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也为村集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邵店黄姜、黄埠丝瓜水、杨屯蜜瓜、五龙西瓜、无量寺艾草、小岳寺金银花……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产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是提高土地“含金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上蔡县坚持因地制宜,瞄准市场需求,优化产业布局,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纵深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形成了“县域北部地区优质小麦、花生,南部地区优质林果、蔬菜,东部地区花木、果蔬,西部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种植业发展新格局。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上蔡县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育扶优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共发展家庭农场1986家、农民合作社6494家,培育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8家,培育省级家庭农场6家。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53亿元,加工转化率达73.5%。
  根根藤蔓枝芽结出乡村振兴累累硕果。至目前,上蔡县已被农业农村部认定农业企业品牌1家、区域公用品牌1家、产品品牌8家,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全县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5家142个,“邵店黄姜”“崇礼红薯”“无量寺高青萝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度明显提高。
  “我们将加快推动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餐饮服务业等融合发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大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合作,提高‘果篮子’‘菜盘子’系列产品生产经营的技术含量;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土特产知名度,扩大销售规模,增加土特产经济价值,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上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银朋说。
 

坚持“三链同构”农食融合


  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民餐桌,是实现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上蔡县深入推进“三链同构”和“农食融合”,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依托粮食、油料、畜禽、果蔬、中药材等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拓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发掘农业功能价值做强产业链,促进产业延链补链、提档升级、增值增效。
  “今年上半年,上蔡县生猪存栏106.89万头,出栏87.82万头,稳居全市第一;牛存栏6.22万头,出栏2.91万头;羊存栏24.12万只,出栏19.63万只;存栏1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59个;家禽存栏370.71万只,出栏281.71万只。”王银朋说,全县众多优质农业产品生产基地的基数和产品质量极大地提高农产品对相关食品加工产业的适配性,连续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落户上蔡。
  2022年8月8日落地的河南上农实业有限公司最高每日可屠宰生猪8000头,至今年9月已实现生猪屠宰近53.6万头,实现产值10亿元。“公司加快构建集宰、加、农、工、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积极实施产业链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改造,不断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发展动能。”公司总经理颜卫波说。
  在上蔡县河南牛硕牧场扩建项目建设工地,现场一片火热,新建的巴氏低温奶生产线将提高巴氏低温奶生产供应,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更提升了产品档次。作为努力打造乳制品知名企业,河南牛硕奶牛存栏已达到1700头。未来,这个数字将继续向上增长。
  随着河南上农实业有限公司4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牧原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的相继落地,以及正在加快建设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畜禽屠宰和深加工,支持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同步发展冷链配送、冷藏分割、精深加工、产销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上蔡县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生猪屠宰基地和冷链物流基地之一。
  医药产业持续发展,安进生物制药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发扬药业也在不断壮大,全县中药种植加工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加快本土酒业振兴,大力培育状元红酒,制定战略规划,创新发展营销模式,推动产业、产品和品牌升级,提高状元红酒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关键问题,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新的实效,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谱写上蔡县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刘军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