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景春霞
8月17日清晨,青山环抱、碧水依傍的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显得与往常分外不同。
往日只有晨间鸟鸣相伴的陵园,从天亮开始车辆络绎不绝,手持黄、白色菊花的人群神色凝重、依次有序进入陵园……
107级台阶上的竹沟革命纪念碑巍峨耸立,碑上的五角红星在初秋晨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饱含哀思的小号独奏《思念曲》在山间不停回荡……
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名年仅46岁的烈士,他是进入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的第96位烈士——周昆训。今天,周昆训烈士的安葬仪式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8月4日,确山籍上校军官、舒兰市人民武装部政委周昆训,在防汛抢险第一线执行救援被困群众任务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壮烈牺牲。十多天来,周昆训的英雄事迹传遍了白山黑水和天中大地。8月16日,周昆训烈士的骨灰在亲属和相关人员的护送下回到老家确山。
今天,周昆训将安葬于斯、长眠于斯。
确山竹沟,这片红色土地素来英雄辈出,抗战时期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所在地,被称为中原“小延安”。据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园长杨洋介绍,陵园始建于1958年,陵园内现有烈士墓95座,大多为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牺牲的烈士。周昆训烈士的墓碑为园内第96座,这也是园内安葬为数不多的和平时期的英烈。虽没有战死沙场,但和平时期抗洪英雄的那种化身为堤、誓死捍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弥足珍贵,弥足荣光!
像是偶然又像是巧合,周昆训的父辈上世纪七十年代从竹沟搬迁至南泉居住。自17岁当兵外出,周昆训近30年间历经西宁、杭州、许昌、淄博、舒兰等地服役、任职,最终因抗洪牺牲魂归故里,长眠在竹沟这片红色土地。
周昆训虽出身平凡家庭,但不平凡的是这个家庭赓续红色基因,祖孙三代接力从军,默默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以平凡之躯成就了不平凡之举。
今天,英雄已安葬于苍松翠柏间,就让我们轻轻献上鲜花致敬英雄!
英雄,回家了;英雄,安息吧!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