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 静
日前,走在西平县二郎镇小王庄村,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黛瓦、绿树红花,整洁的道路、葱茏的庄稼,处处洋溢着乡村的静怡和美好。还未到晚上6时,村头的夜市已经陆续出摊,摊位有200多个,熙熙攘攘。一景一物无不见证着“五星”支部创建带来的可喜变化。
产业发展更具活力
“这个村去年创的是‘五星’,今年还是创‘五星’。近两年,这个村里的各项工作都是跑步前进。”二郎镇副镇长肖发堂告诉记者,这两年村里产业兴旺,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小王庄村夜市仅烧烤就有20多家,我们前一段还派人去山东淄博学习考察呢!这个小夜市不是一般的火。每晚摊点人流量达3000人,仅夜市管理费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000元。”肖发堂说,“这里的党员志愿者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换上红马甲成了“店小二”,维持秩序、打扫卫生、清扫垃圾,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小王庄村结合村情,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目前村经济在26万元以上,主要以良种繁育、畜禽养殖为主。
小王庄村与未来公司合作,建设农业生态园,规模化种植葡萄200多亩;开展招商引资,建设祥丰箱包厂,吸纳全村40多人就业;“西酒西喝、西喝西酒”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自2016年以来,小王庄村发展地摊夜市经济,每个摊点年盈利3万元左右。
人居环境更有魅力
实施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督导奖惩、基层治理融合“三项机制”,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全力推进卫生厕所改造,创星步子一刻也不停歇。
小王庄村的“清风园”主题公园,健身器材、游玩场地一应俱全,
在这里游玩的老人开心地笑着,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着,处处呈现和谐和美好。村庄美起来了,人们的心灵也更加美好淳朴。大家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蒸蒸日上。
社会大局更加和谐
小王庄村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落实“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每名党员联系15户群众,开展“三零”创建、矛盾化解、“六防六促”活动,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利用智能广播、微信群、宣传车做好防电信诈骗、防溺亡宣传,并将防诈骗防溺亡的要求和知识宣传、普及到每家每户每一个人,使得群众的防诈骗意识和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全镇形成比学赶超,争“星”创优的良好局面,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基础设施全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的观念也随之改变。如今,小王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理念,有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农村建设;开展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做到使模范、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在全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至目前,小王庄村乡村光荣榜表彰大会已举行了八届,每年还为村里老少爷们儿请唱大戏,让孝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一再提升,乡风文明已成为推动小王庄村乡村振兴的亮丽的风景。
基层基础更加坚实
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近年来,小王庄村开展的“五星”创建工作,成为西平县以党的建设为根本、提升基层基础工作的有益探索。
西平县副县长、二郎镇党委书记耿扬说,小王庄村只是二郎镇创建“五星”支部的一个缩影。二郎镇注重从广泛宣传、建强队伍、创新方法、丰富创建载体、建章立制五个方面落实创建工作,注重以“亮赛比提”活动、乡村振兴大讲堂、“四个一”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为创建载体,选派1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指导(联络)员,建立了“党员反馈问题、村支部收集、指导员协助、支部会商解决”的工作闭环;同时,二郎镇依照现有产业分布主导规划了畜牧设备制造产业园区、“西平小麦”高效农业产业园区等8个产业园区,为实现“一村一品”,充分发挥“双绑”机制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二郎镇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创建“五美庭院”382户、“星级文明户”267户,从源头上改善村庄环境卫生面貌;不断巩固二郎镇现有产业优势,在“西平小麦”生产上狠下功夫,完善农田基层设施,强化科技支撑,实现该镇小麦生产连续13年增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