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7日
牢记育人使命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访市第二初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梁宗京
  

本报记者 黄育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战略目标,深刻阐述了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三者的内涵、本质和关系。”7月16日,市第二初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梁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任务要求,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将深入思考如何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梁宗京说,近年来,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以“立德树人,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宗旨,大力推进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少年警校示范校、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围绕“三全一中心”(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以学科素养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教育教学目标,着力打造“双提升”课堂(提升学生,提升教师)和“双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把问题当课题,“研、教、学”同步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舒展,个性特长得到张扬,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德育为首,推行浸润式德育,实施‘133’德育工程,着力培养有爱国情怀、品德高尚的新时代中学生。”梁宗京介绍,学校以少年警校、少年团校、阳光校园服务平台为德育主渠道,分别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着眼于全面育人,实行“三步走”战略:七年级新生入校伊始,学校依托少年警校品牌,突出小升初衔接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迈好中学第一步”;八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学校以提升、感恩为重点,引导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学校围绕理想奋斗开展教育,引导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断浸润学生心灵,推动思想道德建设落地生根。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学校通过课堂渗透和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打开学生的另一扇窗。”梁宗京表示,作为全国“科创筑梦”试点学校,学校尤其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通过科普知识主题班会、观看科普片、阅读科普读物等活动,让每名学生都拥有参与机会,找到兴趣所在,并积极投入其中。每年的“科技之光”环境演示环节,学生不仅可以收看“天宫课堂”,还能与航天员同步做实验。“向美而生、相约未来”是市第二初级中学美育文化的核心理念。学校先后成立了春芽文学社、艺舞飞扬舞蹈队、墨与彩艺术社……课后延时服务时段,操场上,练球声、奔跑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教室里,学生手握画笔,在纸上绘就他们的心曲;创客空间里,学生借助成套的工具和器材,实现奇思妙想。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创新进取的种子,点亮了他们的青春梦想。
  梁宗京表示,作为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学校牢牢把握“启迪智慧 激发潜能 塑造人格”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双主体润泽课堂”创建和打造优质教学团队为抓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19年新课改施行以来,学校坚持“以备课研究来保证课堂质量、以有效学时来展现课堂质量、以信息技术来提升课堂质量、以学科教研来助推课堂质量”,借助赛教课、专家问诊课、教研组磨课等活动,不断优化上课环节,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了“二中四有好课堂”,让课堂有启发、有体验、有互动、有生成。学校还围绕“一师一特长、一师一课程”的理念,建立教师成长体系,通过思想引领、科研引领、名师引领,突出“三结合一保障”师德建设特色,不断提升师德水平。同时,借助教研平台,强化备课组“点”的功能,又发挥教研组“面”的作用,采用“精准找点式”特色教研,重视用小课题解决大问题;通过“青蓝工程”,实行“结对帮扶”,组织老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规范课等活动,给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研讨的平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核心是立德树人。”梁宗京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学生。
  “学校将精细管理提效能,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梁宗京说,学校党委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题党课的必修课,开展党委中心组专题学带动全体教职工覆盖学,实施分层分类讲党课,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更加“有滋有味”,帮助每位党员入心入脑学、落实落地做。探索“以文化自信教育为点 以大思政育人为面”点面结合的立德树人校本路径,立足学校实际,依托全国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少年警校示范校、全国文明校园等国字招牌和我市红色文化资源,构筑校内外文化育人场境。立足全学科的协同发展,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形成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生活思政协同发展的课程样态,将思政育人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创设有意识的生活思政,实现育人的润物无声。
  梁宗京表示,学校将以“大课程观”为引领,聚焦课程实施,发挥学校核心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对课程的顶层设计,实现师资力量、课程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整合与优化;以家长学校推动家庭教育,让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滋养学子健康成长。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双减”工作当作“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来抓,当成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聚焦“减负、提质、增效”的双减目标,精准施策,创新提出把“浸润式教育”有机引入“双减”工作当中,主动向社会公开作出“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家长负担、提增校内教学质量”的承诺,推出具有浓浓“乐学味”的课后服务,打造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后服务课程群。
  “学校党委还将积极响应市教育局‘放大教育优质资源’的号召,主动承担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均衡的使命,以品牌赋能、课程添彩、特色崛起为目标,打好“树品牌、强基础、促融合”组合拳,推进各校区和谐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梁宗京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