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灵芝 邓丹华 本报见习记者 焦 琳
树叶浓密、麦子金黄,眼下,汝南县罗店镇李岗村的姐妹们可忙了——村里即将举办荷花节,党员干部带动,在家的妇女同志都在忙着清扫、布置。80岁的村民石灵芝将院子里拾掇得干干净净,养好盆中荷花、种好院里的果树,为荷花节出一把力。
花开并蒂。眼下,素有“诚信之乡”之称的汝南县金铺镇金铺社区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一件大事——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其中,由妇女同志组成的“四组一队”也是主力军。
抓住家庭小细胞,做好美丽大文章。今年以来,汝南县妇联带领各级妇联组织将五美庭院创建融入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中,在全县广大妇女同志中营造了比家风、比庭院、比厨厕的良好氛围,为汝南“三县一家园”建设贡献了巾帼力量。
5月24日,记者走进汝南县,实地感受“半边天”巧手打造的美丽家园,见证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图景。
在李岗村,只见柏油路整洁开阔,两侧水泥池中荷叶青青,坑塘两侧的红色围栏内,桃树、李子树、杏树的累累果实压弯了树枝。家家户户院内院外绿树成荫,盆栽荷花整整齐齐,花、果的清香沁人心脾。最抢眼的要数画在村民家外墙上的农民画,上面写着诗句,充满诗情画意。
村民告诉我们,现在的柏油路和小广场几年前是被污水和垃圾填满的坑塘,一到夏天蚊虫乱飞。2018年,村党支部书记刘保启领着村民开挖、清淤、硬化路面,建了广场、种了荷花、建了党建室和村史馆,把这里整修得像公园一样。村里通知创建五美庭院,大家立即行动,修房、种花、种树,很快“一宅”变“四园”。之前嫌环境“脏乱差”搬到城里的村民也都陆续搬回来了。
刘保启说,荷花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帮村民挣钱。2022年,村里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荷花种植。仅此一项,村集体有了收入,种植荷花的120多户村民每户增收6000元。
在金铺社区,群众用旧农具、旧轮胎、旧瓦片等旧物件,精心打造乡土文化一条街环线。环线两侧,“会说话”的墙体上,精心绘制着“范张鸡黍”“八拜之交”等典故。社区党支部书记姚西凤说,民俗文化一条街正在打造。届时,金铺社区这个老社区有望变成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金铺镇特色产业发展也可圈可点。金铺镇乡村振兴产业园2022年8月动工,目前入驻企业4家、实现用工200多人。
金铺镇负责人说,依托“诚信之乡”品牌,金铺镇志在打造集生态养殖、农事采摘、田园观光、民俗体验、开心农场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在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姚西凤带领的“四组一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支21人的“娘子军”,不仅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宣讲,还发挥示范作用,带动金铺社区居民行动。2018年至今,金铺镇先后排查各类房屋1.7万户、清理违法违规建筑300多处、整治危房600多间、新建公共卫生厕所22所、完成1750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造林面积520亩。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18年初市妇联统筹部署“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以来,汝南县妇联广泛宣传发动五美庭院创建活动,各地以党建带动妇建,各乡镇、村(社区)妇联组织“四组一队”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后涌现一批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春风化雨、成风化人:
汝南县人民检察院的王琳和丈夫付森志趣相投,在工作上,二人忠于职守、勤于奉献、勇挑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精彩的成绩;在生活中,孝敬老人。王琳家庭也被授予河南省“五好家庭”称号。
南余店乡张湾村人郑运华20多年来艰苦创业,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累计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困境儿童,以及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捐赠30多万元。
韩庄镇以五美庭院建设为抓手,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筹备建设乡镇智慧管理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各项业务“一网通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老君庙镇既抓好五美庭院的有形建设,又注重培育家风的无形力量,先后举办家庭教育讲座30多场、亲子活动120多场,参与人数近1400人。如今,村容村貌有颜值、农民生活有追求,焕发“文明乡镇”的独特魅力……
至目前,汝南县共有50000多户家庭参与五美庭院创建,其中2000户家庭被推荐表彰为县级示范户、100户家庭被表彰为市级示范户、2户家庭被表彰为省级示范户。
见微知著。李岗村、金铺社区的五美庭院创建只是全市各地妇联“美丽家园”建设活动的一个缩影。美丽的天之中,“美丽家园”建设愿景扣动数万妇女同志的心弦,激励“半边天”巧手施颜色,绘就产业兴、天蓝地绿水清的新时代村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