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0日
“露水早市”:带着露珠和泥土芳香
本报记者 王永良 文/图





              扫码看视频

  5月9日6时许,记者一来到市区世纪广场附近的“露水早市”,就听到有人说:“这是才从地里摘的,你看,还带着露水呢。”
  这句话无疑会把人的目光吸引到那些带着露珠、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瓜果和蔬菜上,水嫩的小葱、清脆的黄瓜、指甲一掐就冒甜浆的嫩玉米、带着清晨水气的豆角,还有黄花、南瓜花、丝瓜花、莲花……顾客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一顺势绽放。
  “这里都是十分新鲜的本地食材,吃着鲜,也放心。”一大早就来逛“露水早市”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
  “一般是早晨5时就去地里收菜、6时准时到摊位,忙到7时左右就收摊走人。”菜农李师傅说。
  据了解,市区世纪广场附近的“露水早市”在7时左右就散了。卖菜的大多是周边村民,卖完菜就赶回家忙农活。
  “露水早市”是摸黑聚集在一起的温馨小市集。记者在现场看到,没有豪华的条件,只是一辆三轮车、几只纸箱、一两个塑料盆或是藤条筐,如托盘一样盛放着新鲜的青菜、鱼虾,展览给人看。所有的青菜和水果在路边“席地而坐”等人来买,卖菜人也是蹲着的。菜很快就被选购一空,卖菜人把地上的尼龙布袋卷起来,往胳肢窝一夹,就回家吃早饭去,很是潇洒。
  “露水早市”上不光卖青菜,还有鲜花、培育好的菜苗。“这些蔬菜都还带着露珠和泥土的芳香,看着就新鲜。不买,就是看看,然后嗅着‘露水早市’的清新感,心情也是愉悦的。”到广场晨练的市民周先生说,买两盆花草也是不错的。秀气的文竹,立于桌案之上,怎么看都好看;买一盆滴水观音放在院子里似乎也不错。花花草草和繁杂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这才是生活最鲜活的滋味。
  “我每天早晨都会过来跑步,锻炼完身体后买点菜回家,非常方便。”市民刘霞认为,“地摊经济、露水经济”不仅没让城市更脏更乱,还让城市有了烟火气。
  充满生活气息的吆喝声在“露水早市”此起彼伏。“露水早市”的“早”,并不代表着生活的快节奏。快与慢,都是个人把控的,愿意赶“露水早市”的人,定然是有着一颗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沐浴着“露水早市”浓浓的市井气息,买菜的市民们也开启了一天的好心情。
  
记者手记
  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每座城市里,除了白天的工作,一早一晚的烟火气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早起出门逛一逛“露水早市”,采购新鲜便宜的蔬菜回家,全家就有了一天幸福满足的开始,也为工作和学习注入了活力。
  摊位、小店……既承载着一家老小的生计,也象征着城市活力的回归。新冠疫情防控三年后,城市开始逐渐恢复原有的热闹。“露水早市”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风”。这带着露珠和泥土芳香的人间烟火气息,就是城市向前行进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