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1日
致富奔小康 党恩永不忘
 

□ 唐 翀 李 平


近年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四个不摘”政策,加大扶志扶智力度,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涌现一批不甘落后、自力更生走上致富路的群众,刘阁街道门庄村委张楼村民组刘春喜就是其中的典型。
  刘春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有4口人,育有2个儿子。2017年,刘春喜因患类风湿病四肢骨骼疼痛无法务工,妻子孙大妮不得不在家照顾丈夫和儿子,一家4口仅靠3亩耕地的收入生活,家庭十分困难。村“两委”干部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刘春喜家的困难,当年经识别程序认定他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门庄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组针对刘春喜家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多项帮扶计划。首先,针对刘春喜的病情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医疗服务解决了刘春喜一家看病难问题。其次,针对其家庭收入低现状,为其妻就近安排了公益岗,在村委院内做保洁工作,既能照顾家也能赚取一份收入。再次,对其长子刘阔给予教育扶持,并对其房屋进行了修缮,极大减轻了刘春喜家庭负担,让他安心治病。帮扶责任人和责任组成员多次走访与他谈心,刘春喜满含热泪地说:“感谢!感谢!”没有华丽的词句,仅“感谢”二字就蕴含着一个朴实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感激。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刘春喜在病情稳定后,跟着自家兄弟学习贴地板砖,切槽、填水泥、搬瓷砖,虽然很累但他精神饱满。他说:“我不能拖政府的后腿,趁着身体转好要好好干,现在的日子有奔头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春喜的贴砖技术越来越精湛,每月收入5000多元。他的妻子孙大妮作为村保洁员,每天工作认真积极,疫情防控期间村委事务繁多,她主动帮忙做好善后工作。
  刘春喜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2020年,他分别取得了养老护理资格证、农业技术员资格证,用他的话说就是“多学一门技术多一条路”。刘春喜还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自己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遇到亲戚朋友需要贴瓷砖,他总是主动帮忙。2022年,其长子刘阔考入南阳职业学院,在暑假期间主动报名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党的政策,感谢村干部和帮扶人对我们的照顾,我们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谈及脱贫后生活,刘春喜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