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5日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

  2023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再启新程。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继续书写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10年前,同样是在春天,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期间,在俄罗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中国方案。
  10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力、感召力愈发凸显,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广泛国际共识,注入强大信心、勇气和力量。
  照亮时代的真理之光——“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大势,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
  此时,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前进具备许多积极因素,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时代之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的深邃思考,是对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
  2015年9月28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2017年1月18日,日内瓦万国宫。习近平主席在“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既从历史和哲学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又从现实角度系统勾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呈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10年来,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路径到擘画“五个世界”总体布局;从在国家之间和地区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打造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思想体系日臻完善。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扫码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