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遥驼
“我要坚持把奉献爱心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竭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确山县蛟龙义务救援队队长、确山县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大生数十年坚守公益之路、无私奉献社会的初心。
张大生有很多身份:“中国好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河南省最美志愿者……每个身份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
1986年,张大生退伍返乡,凭着军人的勇毅勤奋艰苦创业,走上了致富之路。致富后的张大生一心回报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以微薄之力奉献自己、实现梦想。
为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2005年,张大生成立了“路路发跨区作业队”,组织农机手开展小麦跨区作业。从最初的36台机车、136名成员,到2007年的260台机车、1100名成员……原来的小麦跨区作业队发展成如今的大型收割机队伍,扩建成立了确山县三源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开展小麦跨区作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还叫响了“天中麦客、收获全国”的口号,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张大生始终牵挂抗战老兵的生活。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在确山县每个健在抗战老兵家的墙上。只要一个电话,张大生就立即驱车前往,尽心尽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至目前,张大生在全国范围内看望和照顾的抗战老兵达268位。其典型事迹被省级、市级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激发了社会各界关注关爱抗战老兵的热情。
20多年来,张大生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帮助孤寡老人、贫困学子等累计2万多人,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37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志愿服务处处可为。2015年,驻马店擘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宏伟蓝图,张大生义无反顾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26000小时,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传播爱和文明。
出生在农村,张大生更加懂得农村孩子的教育需求。2017年以来,张大生带领确山县蛟龙义务救援队走遍县区所有中小学,义务开展“防溺水知识进校园”活动176场,受益学生9万多人。
关键时刻,彰显担当。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张大生立即组织确山县蛟龙义务救援队赶赴防汛救灾第一线,连续奋战20天,转移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普通群众近2600人,转移物资3吨多、车辆16台,先后向灾区捐赠物资价值110多万元。
一次次积极作为,一次次逆行而上,张大生用无私奉献诠释着驻马店全国文明城市崇德向善的精神内涵,传递着文明城市的幸福温度。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在张大生等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接力奔跑、投身文明创建。目前,全市共有5人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或提名奖、8人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或提名奖、10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95人荣登“河南好人”榜,驻马店“好人之城”品牌叫响全国。
“我奉献,我快乐。”近日,张大生表示,将继续弘扬志愿精神,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用真心传递文明温度、播撒文明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