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2日
以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记者 滑清泉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我市“九大主导产业”之首,规模越做越大,发展速度愈来愈快,今年有望实现年产值2400亿元、加工转化率达74%。
  “中国药谷”加速建设,总投资503.86亿元的66个重大项目次第开花;“超级工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今年9月底前可望投入使用,届时入驻10个以上医药项目。
  新能源电池产业蔚然成势,链式培育500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增长极,未来可期。
  ……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莺飞燕舞的时节,天中大地处处激荡着高质量跨越发展“澎湃春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驻马店实践的步伐稳健有力。这既是驻马店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佐证,也进一步印证了只有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才能激活经济发展“全盘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驻马店为抓手,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攻坚发力,连续五年荣获全省法治建设考核优秀省辖市,2020年成功创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1年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2021年、2022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居全省第一、第二位次,2022年又被评为“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
  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法治保障。
  法治引领:营商环境建设步入法治化新阶段
  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以高质量立法“立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之规。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建立“1543”政府立法、“两层级、双咨询”、专家参与立法、“五会合一”论证、专班起草等立法工作机制。我市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着力破解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出台了全省地级市中第一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综合性法规《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创设性地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市场主体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普遍性生产经营困难时,应当及时制定扶持政策,依法采取帮扶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提升经营主体的信心和安全感,为全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同时,我市全面梳理规章制度,相继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服务“万人助万企”十二项措施》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形成了善作善成的高效工作闭环,以强有力的制度,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我市还进一步规范了重大行政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制度,持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制度,把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从源头上预防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发生。同时,进一步加强涉企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切实清理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各项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有效破除影响和制约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障碍,持续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法有为:“破障清堵”激活发展新动能
  “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100%,位居全省第一;行政许可类“即办件”事项占比96.89%,位居全省第一……我市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执法监督破壁垒、拓空间、添动力,全市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聚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市本级2231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要素准确率100%。建立全市“四级三十二同”政务服务事项体系,实现“一张清单统审批”。全市行政许可类“即办件”事项1183项,占比96.89%,位居全省第一;全市行政许可事项总法定时限25755天,承诺时限1319天,承诺时限压缩比为94.88%,位居全省第三;“咱的驻马店”APP上线多项热门民生服务事项,总数1800多项,注册用户总数超350万;充分发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作用,群众回访满意率100%。
  同时,我市还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之家”,成立行政审批“首席服务员”团队,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和主动上门服务3675次;实现了人口、法人、婚姻、房产等23类高频常用数据查询共享,支持市公积金、税务等相关部门及各县区全时段调用;全市实现了经营主体开办“一日办结”,并在全省率先整合32条政务服务类热线,实现“一号对外”,在全国312个普通地级市运行质量排名中位居第二,进一步叫响了“驻马店热线品牌”。
  聚力服务升级,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制定一系列文件,把包容审慎监管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考核重要内容,在市场监管领域出台包容审慎监管清单并依法进行公开,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批评教育、提醒告诫、约谈指导、责令改正、行政建议等柔性监管与服务,帮助市场主体纠错减负,形成全方位的包容审慎监管工作格局。
  聚力有效监管,提升执法监督水平。在对18个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行政执法单位进行常态化执法监督的同时,结合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每月确定重点执法监督对象,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予以纠正,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不断向纵深发展。三年来,全市累计审查各类行政执法信息1654份,评查行政执法台账6612条、行政执法案卷577卷,核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相关举报投诉线索1861条。
  公正司法:打造司法服务“升级版”
  企业有所需,司法有所应。为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我市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全力优化司法环境、提升司法质效,打造司法服务“升级版”,全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强化对市场环境司法保护。加大对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金融诈骗、合同诈骗、非法集资犯罪的惩治力度。建立重大涉企案件挂牌督办机制,推动涉企案件依法快速办理。开展侵犯企业知识产权专项治理,打击网络侵权、链条式产业化有组织侵权等违法犯罪,保护企业创新发展。
  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对经营主体司法保护。强化对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完善涉企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做到有错必纠、应纠尽纠,为民营企业依法维权提供司法保障。
  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优化升级司法服务。法院系统设立营商环境服务专线,为全市企业及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案件查询、找法官、投诉建议、案件旁听等优质的营商环境司法服务需求。检察机关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驻市民中心262项市级政务服务和违法处理、身份证办理两大类便民服务事项,实现54项业务“一证通办”、38项业务“跨省通办”,取消23项证明材料,公安政务“即办件”率100%、“不见面审批”26项。司法行政机关开设中小企业服务窗口,加快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今年,我市又将推进“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列入全市十大惠民工程项目。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征程上,我市将全面实施法治驻马店建设规划,全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