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8日
以实干作答 用实绩交卷
——2022年全市工信工作亮点回眸
  记者 闫海峰 通讯员 杨 明
  2022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始终把补工业短板、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重要位置,统筹推进“中国药谷”建设、“九大集群”培育等重点工作,全市工信事业取得了新成效、新发展。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高于全省(5.1%)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6%)2.4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高于全省(3.7%)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0%,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8%,居全省第二位。营商环境评价跃进全省第一方阵,我市被评为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是全省4个营商环境示范市之一。
  亮点一:抓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力量
  高规格召开全市工业大会。市、县两级四大班子领导、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负责人参会,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视工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浓厚氛围。高层次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授予十三香集团董事长王银良、置地集团董事长李万顺“驻马店市发展功勋人物”称号,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高标准奖励优秀企业。市、县两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对“2021年度星级工业企业”进行表彰激励,60家三星级以上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有效引导全市工业企业加快创新、加速发展。高起点强化政策引领。先后印发了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技改提升实施意见、头雁企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双长制”和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1+1+3+3”政策体系,有力引领全市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亮点二:抓“中国药谷”,发力优势产业
  我市主动作为,谋定而动,以“中国药谷”建设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强化规划引领。抢抓机遇、乘势而为,聚焦资源禀赋,做大做强医药化工优势产业,把规划构想变为行动路径,把发展思路变为具体举措,把设计蓝图变为施工实景。2022年7月,《驻马店市打造“中国药谷”加力换道领跑》入选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典型案例。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从省级层面出台支持“中国药谷”建设的政策措施,从打造优势领域、壮大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保障措施等方面重点支持“中国药谷”建设。狠抓项目建设。实施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加快推进“中国药谷”项目建设。至2023年1月底,“中国药谷”共有“三个一批”项目66个(不含洽谈项目),总投资503.86亿元。建成项目27个,总投资113.2亿元升;开工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239.5亿元;储备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151.16亿元;洽谈项目20个,均在积极对接中。精准产业招商。围绕“中国药谷”建设开展多次专题招商对接活动。先后组织赴北京、重庆、珠海、深圳、东莞等地开展对接活动,达成一批合作意向,成效显著。至202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亮点三:抓重点产业,培育“九大集群”
  建立机制。我市建立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群链长制和盟会长制,产业集群总群链长由市长担任,每个产业集群群链长由1名副市长担任,市委每月听取一次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清单化推进。对全市“九大集群”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底数,明确重点,汇编清单,建立台账。梳理建立了现状清单、目标清单、问题清单、举措清单、活动清单、责任清单、项目清单等,明确各部门责任,为“九大集群”培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制订了“九大集群”培育工作方案,建立市县联动、指标调度、台账管理、工作专班、例会、督导、通报、考核等工作机制,凝聚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高新区、汝南县等6个开发区入选2022年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确山县被评为“河南省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加强对接协同发展。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指导重点企业建立核心配套企业和主要客户企业名录,建立全市重点企业产品和服务需求清单,在市“企业服务总入口”平台上进行发布,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联通、订单共享、产能对接、高效协作。
  亮点四:抓企业服务,增强发展动能
  进一步拓宽活动覆盖面。全市共组建“万人助万企”活动助企工作组164个、包联企业4741家,实现“三产”全覆盖和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双创团队等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全覆盖。进一步提高问题解决率。2022年以来,全市线上线下收集问题3916个,解决3916个,解决率100%。进一步深化专项化服务。全市组织开展产销对接59场、银企对接170场、产学研对接89场、用工对接194场。全市工信系统开展政银企对接暨产品推介活动5次,惠及企业73家,授信金额合计9.39亿元;为36家“专精特新”企业综合授信共计2.492亿元,投放2.172亿元。持续实施企业家培训,对全市星级企业负责人开展线上EMBA课程免费授课,内容涉及惠企政策解读、企业管理、品牌战略、资本运营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在全省首创“企业服务总入口”平台,多渠道收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
  亮点五:抓“三大改造”,促进提质转型
  深化技术改造。我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库,专人负责、台账管理,月跟踪、季通报。2022年,全市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72个,总投资312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63.4亿元,完成投资2622.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7.6%。2022年,全市技改投资增速53.1%。持续推进绿色化改造。建立绿色制造体系重点培育库,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培育创建。恒久机械、史丹利等4家企业通过省级绿色工厂公示,中集华骏、大力天骏通过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公示,华中正大、史丹利等5家企业被评为河南省能碳管理示范企业,天方药业原料药搬迁项目废水处理站项目、华中正大节水升级项目入选河南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典型应用案例名单。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引领工程,推广实施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智能制造技术专家,深入挖掘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帮助企业制定转型方案,推动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亮点六:抓主体培育,夯实产业基础
  我市实施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头雁企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制造业头雁企业培育行动。建立了全市头雁企业培育库,中集华骏、天方药业等1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头雁企业,天方药业、鹏辉电源被认定为省级头雁企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2022年,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扎实做好“小升规”。建立并定期充实市、县(区)两级“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加强企业升规培训辅导。加强民营企业培育。蓝天集团入选全省领军型优秀民营企业,蓝翎环科、鹏辉电源入选全省成长型优秀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