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笔者走进汝南县农村,到处呈现道路平坦、沟塘清澈、村庄宜人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汝南县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路径,实现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局外人”到“主人翁”的转变,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去年以来,汝南县将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与群众的良好愿望对接,并加以落实,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变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各乡镇(街道)坚持以共建共享为核心,通过各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动、志愿者推动、村民组小组长促动、党群互动的
“党建+”模式,按照“四有”(有组织机构、有实施方案、有任务清单、有监督问效)工作机制,依托“乡镇统筹、村负责、户落实”的三级联动治理模式,发动农民主动参“战”,开展“全民大整治”,努力让农民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现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从政府工作的“独角戏”,变成了全县人民群众齐参与的“大合唱”。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我们注重引导群众参与,打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该县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12月以来,全县群众自发捐款3601万元,捐物价值961万元,义务出工9.1万人次,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转变。
每天清晨,常兴镇大田村垃圾收集员曾运忠和往常一样,打扫完自家院子,分类好垃圾后,便骑上三轮车,带着扫帚出了门,加入正在村里保洁的志愿者服务队中。“以前,这里堆放着小山一样的垃圾,风一吹,到处都是。现在,村子里的垃圾实行集中收运,日产日清,各家各户打扫得干干净净,人的心情也舒畅多了。”如今,农民群众纷纷拿起扫帚,勤扫“门前雪”,已成为一道风景。
从“局外人”到“主人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得好不好、中不中,群众说了算。”汝南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说,乡村就是农民群众忙碌奔波之后可以依赖的温馨家园,农民群众就是这个温馨家园的主人。所以说,农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日前,张楼镇一名群众反映:“姚湾村一组墙东侧有秸秆等杂物,三组门前有杂物没有清理……”该镇党委、镇政府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责成姚湾村、邢庄村党支部书记当天整改落实到位,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者、受益者和管理者,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在人居环境管护工作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尊重群众管护乡村环境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局面。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管护,自觉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该县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