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孙秋鹏)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近段时间以来,西平县通过四举措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领会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红旗渠精神全面弘扬、人人践行。
制订方案,保障落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西平县文明办印发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农村进农户进民心、以红旗渠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各乡镇党委立足实际,制订本单位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部门联动,合力推进。
用好载体,全面宣传。打造“三个亮”。喇叭响亮,定时、定期用大喇叭广播党的二十大报告、红旗渠精神,全县已累计广播12000多次。橱窗鲜亮,全县400多个乡、村宣传橱窗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做到形式活、内容精、广覆盖。金句闪亮,摘选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等,制作宣传标语10000 多条,绘制文化墙780多面。宣讲百花开。近4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广场组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各类宣讲报告2000多次;“百姓宣讲团”宣讲736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红旗渠精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送进千家万户;西平县妇联“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宣讲团采取微宣讲、线上讲等形式开展近600次宣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乡村、走进妇女、走进家庭。
结合实际,生根见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贯穿精神文明创建各方面、全过程。纳入文明村镇创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融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提质增效。纳入文明家庭建设。各级文明家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努力走在前列。纳入“星级文明户”创评。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为目标导向,增设“学习星”,培养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学习型农民,引领带动。纳入乡村光荣榜选树。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乡村光荣榜选树的必要条件,推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文化融入,春风化雨。结合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红旗渠精神,西平县创作歌曲、快板、小品等,讴歌新时代,教育群众、引领群众、凝聚群众;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利用村头空地、闲置废弃屋舍装扮红心园、家风园800多处,充实红色革命文化、红旗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以文育人,促进乡风文明。如今,党的二十大精神、红旗渠精神在西平县进农村、到农户、入人心、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