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喜
党的兴衰,事关国家兴衰,事关国人的前途命运,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则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现实需要。因此,党员干部要以铁规钢纪严格约束自己,不踩纪法红线,严守道德底线,做合格公职人员,干好本职工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以改变中国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为己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此后,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干事业。党员干部理应牢记宗旨,以人民之心为心,夙夜忧叹为民谋事,扑下身子为民做事。
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党员干部,必然是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担当大小体现着一个人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出多大事业。
林则徐因虎门销烟、抗英有功遭人嫉妒构陷,被发配新疆伊犁,与妻子分别写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中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表现了这位直臣大义凛然的担当精神。林则徐虽是戴罪之身,却始终挺胸做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路上做了许多有担当、利百姓的事情,他看到吐鲁番等地的百姓种地靠天吃饭,旱情严重危及当地农业生产,便带领百姓大规模修建坎儿井,借庞大的地下水利工程把雪山融水引入广袤田野,造福当地人民,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
由此可见,担当精神不只是封建官吏的职业道德,更是党员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必备品质。
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要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好一线工作法,做到党的方针政策在一线宣传、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矛盾在一线化解,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送温暖,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