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2日
香菇村里笑声朗

           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刘天鹏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脱了贫,在村里的支持下我承包了香菇大棚,只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近日,在西平县宋集镇崔庄村群众活动室,村民赵爱霞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近年来,崔庄村积极推行“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双赢。2018年,该村筹集资金800万元建起了香菇产业基地,目前共建香菇大棚315座,年出菇363万斤,产值2000多万元,全村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加近1700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崔庄村党支部书记敬营辉说,“接下来,大家轮流说一说,对村子下一步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村民敬二毛认真地说,“我们村要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要把香菇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村里的香菇基本上都批发给外地客商了,产品的附加值还比较低,接下来我们可以往香菇酱和脱水蔬菜这方面发展。”
  “现在电商发展迅速,我们可以借助电商直播平台为村里的香菇、红薯等拓宽销售渠道。”驻村第一书记刘磊说。
  “我们村紧靠107国道,交通便利,离城里也不远,我们可以搞一个‘香菇小镇’发展文旅产业,到时候多策划一些趣味活动,让游客来菇棚里亲自体验摘香菇。”在镇上开饭店的敬爱涛说。
  香菇产业链条怎么完善、红薯深加工怎么干、移风易俗工作怎样推进……大家思考着、讨论着,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爽朗的笑声萦绕在群众活动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