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1日
携手圆梦启新程
——写在神十四、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太空“胜利会师”之际
 

新华社记者 黄 明 李国利 张汨汨 黄一宸


  神箭冲天,神舟遨游,“船舰”交会,太空会师。
  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宫”。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十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用这场壮阔的远征、浪漫的抵达,在中华民族铿锵行进的复兴之路上标记下新的坐标——
  中国空间站从此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出征:圆梦之旅
  戈壁滩的冬夜,滴水成冰。刺骨的寒风却吹不散航天人的激情与热血。
  29日20时18分,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出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南侧门口。
  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远征。
  17年前,也是在这里,费俊龙顶风踏雪出征,与战友聂海胜一起乘坐神舟六号飞向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三步走”中第一步的目标。
  这一天,戈壁滩上的气温跌破40年极值,费俊龙再次作为指令长,踏上飞天征途。
  这一次,“三步走”中第三步即将圆满收官,中国航天员在轨人数短期内达到6人,费俊龙还将与战友走出舱外,漫步太空。
  飞天征途无垠,航天人步履不停。
  “我的职业是航天员,飞天就是我的职责使命。”17年来,费俊龙各种训练从不停歇,随时准备再次出征苍穹。
  为了这一刻,56岁的邓清明等了近25年。
  一次次参加选拔,一次次失之交臂,一次次作为备份为战友祝福、壮行……有过失落,有过泪水,但从没有彷徨,更没有放弃。“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不允许在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
  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受领神舟十五号飞天任务时,邓清明已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中唯一一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然在参加学习训练和任务备战的现役航天员。收到“太空入场券”的那一刻,他反而十分平静:“想得更多的是珍惜机会、扎实训练、不辱使命,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乘组放心的人。”
  唯其坚持不懈,才有梦圆九天。
  “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从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张陆已将生命融入了载人航天之梦。
  通往太空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面对难度极大、标准极高的训练,张陆坚持了12年。
  模拟失重训练,需要身穿160多公斤重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一次训练三四个小时;超重耐力训练,需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的重压……神舟十五号任务中,航天员需要多次出舱,舱外爬行距离大大增加。要想在浩瀚的太空顺利完成任务,就需要在地面进行千百次的训练。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费俊龙朗声报告。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庄重下令。
  乐队奏起激昂的乐曲,壮行的人们拼命挥舞手中的红旗与鲜花:“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愿你们成功!等你们凯旋!”
  欢呼声中有稚嫩的童音——那是航天城的孩子们,还有参加北京冬奥会演唱的马兰花合唱团的“虎娃”们。
  飞天梦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一代代中国儿童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吟诵着把酒问天的诗句长大。
  今天的孩子能够目睹中国神舟巡天的辉煌,见证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实现。自信与自豪必将铸入他们童年的底层记忆,他们的未来,会有更加高远的抵达。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嘹亮的歌声响彻夜空,历次航天员出征,壮行的伴奏总是这曲《歌唱祖国》——载人航天,是华夏儿女共同的光荣与梦想。
  十年前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扬帆,中国载人航天筑梦九霄,今朝梦圆。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梦想为舟,奋斗作桨。向着浩瀚星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昂首挺进。
  飞天:功成之战
  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巨大的轰鸣震颤大地,长箭喷吐烈焰稳稳升起,穿过墨蓝色的夜空,穿过一弯金色的弦月,奔赴无垠的天宇。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52次飞行。
  作为中国唯一一型载人火箭,长二F火箭被誉为“神箭”。30年间,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执行了从神舟一号至今的所有载人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成功率100%。
  通过回传画面可以看到,随着长箭起飞,箭身上一片片浅色“盔甲”四散飘落——为了应对40年未遇的奇寒,工程人员专门为火箭提供空调送风,在火箭重要的部段贴保温层……多措并举,终于战胜低温挑战,创下载人航天征程上的又一个纪录。
  (新华社酒泉11月30日电)

  扫码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