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住建局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关要求,强化政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农村住房保障事业,不断提升农村住房质量,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抓手,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巩固住房保障成果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按照“及时发现、即时帮扶”和“监测预警、加强保障”的原则,建立完善全市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对全市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房屋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危房改造政策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实行发现一户、鉴定一户、改造一户,实现动态清零目标,确保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
强化改造质量管控。依据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技术导则、标准,加强现场质量检查,严格落实施工和竣工验收标准。深入现场指导,对不按要求选址、施工的房屋,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坚决制止使用不合格建材、偷工减料等违规行为,确保改造危房安全适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让老百姓放心。同时,严格落实建新拆旧要求,依法依规组织实施建新拆旧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加快危房改造进度。市住建局联合有关部门制订《驻马店市2022年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危房改造目标任务,明确主体责任和完成时限。建立“调度、督查、通报”工作机制,通过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督促各县区加快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作。今年,全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31户,实际开工1253户,已竣工交付1253户,竣工率达101.78%。
健全农房管理体系,提升农房住房品质
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扎实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农村房屋安全状况的动态监测,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坚决杜绝事故发生。全市2439个非城区行政村累计排查房屋1651607座,行政村平均排查数全省第一。
加强汛期房屋监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房屋汛期安全动态监测,制订《驻马店市农村房屋安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试行)》,严格落实动态监测机制,对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及时实施危房改造,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杜绝房屋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农村工匠培训。加强对县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管理,制订《驻马店市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师资力量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2016年至今,已培训近万名农村建筑工匠,大大提高了农村危房改造的施工技术水平。
推广农房设计图集。结合本地实际,指导县区组织编制农村住房设计图集,县区选取当地三种不同的典型宅基地类型,每种宅基地编制三种户型设计方案,且有一套单层户型设计方案,全市累计编制农村住房设计方案100套,并在市住建局官网及县级门户网站公布,供有建房需求的群众免费下载使用,有效解决了农村建房规划滞后、风貌不一等问题。
完善垃圾收运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狠抓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市住建局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以村庄周边、道路两侧、河道水渠沿线等为重点区域,以全域覆盖、不留盲区为标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排查摸底,建立工作台账,并将清理任务层层细化分解,逐级明确责任,限期清理到位,做到清理一处、销号一处,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健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紧紧围绕“四个环节”“五个标准”要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环卫公司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建立日常保洁制度,配备保洁人员21809人、保洁车8663辆、大型垃圾运输车(含压缩式车辆)307辆,建成乡镇中转站65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覆盖2665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形成了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推广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持续推动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县汝南县、遂平县开展示范试点工作,制订《驻马店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工作,向省住建厅推荐5个垃圾分类示范乡镇。
从“忧居”到“优居”,通过实施农村房屋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农村房屋管理体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向纵深开展。如今的天中大地上,一座座修缮一新的农村民房、一个个干净整洁的乡村、一个个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欣欣向荣的新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正描绘一幅幅美丽、整洁、舒适、宜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