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曹利杰)今年以来,西平县坚持把打造高质量党员电教片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选题、培强制播队伍、拓宽展播载体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精心组织、策划,系统整合党员教育创作资源,构建本地党员教育内容创作模式,着力提升全县党员电教片制作质量和水平。
精准选题,打造精品。立足年度党员电教片重点选题、内容要求,建立选题资源库,以“遴选式、点题式、节点式”做好选题策划。围绕红色资源、“五星”支部创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结合不同层次、领域、行业党员学习需求,做到“点餐”和“配餐”相结合,深入挖掘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全流程参与脚本撰写、摄制、剪辑等工作,打造精品党课、党建微视频,严把作品质量关,着力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增强党性观念。制作宣传片20多部,将全县基层党组织开展“五星”支部创建的好做法、好经验搬到荧幕前,让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标杆、做有样板。
创新模式,深度挖掘。着眼提升党员电教片质量,强化资源整合,不断探索党员教育制片新模式。创新多方团队联动制片模式,形成多方联合制片、合作委托制片、专业化团队承制等模式,打造制片“主力军”。积极培育党员电教片制播专业队伍,针对市委组织部确定的重点选题,整合制片专业年轻干部、专业制作团队力量,全程负责脚本撰写、素材拍摄与修改完善,为党员教育专业化团队培育“后备军”。
选准载体,畅通渠道。畅通党员学习教育作品推送渠道,与县委党校、县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由党务工作者主讲的《党课开讲啦》系列微视频30多部,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克服疫情影响,提高学用效率。以“西平组工先锋号”“西平智慧党建系统”等平台为抓手,收集本地党建工作信息1100多篇,打造“西平组工”系列品牌,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便捷化党员教育品牌传播体系,实现一次制作、多渠道快速推送,把党员身边触手可及的小屏幕打造为“永不打烊”的“大课堂”。建立多部门党员教育内容、资源互通渠道,先后将“赏海棠·唱党歌”大赛、“十大战略大家谈”“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等系列微视频大赛等内容进行整合推送,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参与制作党员电教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