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6日
莫让手机屏幕成为形式主义“屏保”
  

□ 张大成

  最近,偶遇一在镇政府工作的亲戚。聊起工作的事,她说最让人头疼的是各种各样的工作群,为了“落实”这些群要求的“工作”,手指经常在手机屏幕上戳来戳去。什么改厕群、消防乡镇群、防诈骗工作群、核酸检测培训群……镇政府干部有二十来个,村支书有30多个。泛滥的工作群令人眼花缭乱,“请上报”“请转发”“请回复”……各类“工作”安排让人应接不暇。
  亲戚的话,让笔者想起一条新闻:江苏高邮市各部门各单位运行的各级信息平台有近470个,有的一个工作条线推广使用信息平台达30个,全市各部门单位、乡镇园区排查梳理微信(QQ)工作群1100多个……这些数字再次证明了各种工作群的泛滥和基层干部的“指尖”之苦。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传递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各地各部门纷纷运用新技术办公,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工作。但有媒体调查发现,个别地方和部门却以工作群多少衡量工作量大小,以虚拟空间签到、发声的“表现”评判实际工作成效,以“网来网去”代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不仅与信息化办公的初衷相违背,还滋生了新的问题——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原本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创新型工具,却被形式主义附体。个别地方和部门将微信工作群作为布置任务、下发通知的重要方式,将“群里安排、群里回复、群里转发、群里指示、群里调研”变成了工作常态,热衷于“群里一声吼,省得下去走”。一些地方和部门线下的文山会海向线上转移,在微信工作群里转发大量文件,进行密集的“信息轰炸”,至于文件是否落实,并不真正关心。“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线上热闹的同时,少数基层干部也学会了“钻空子”,用线上的表态代替实际中的落实,用“收到”代替“做到”。这种“群里来群里去”的工作方式,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导致形式主义泛滥,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个别地方和部门担当作为不够,习惯将责任下移,搞层层加码,一个工作群接着一个工作群建,这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形成,也离不开趋于形式的督查考核机制。督查考核是指挥棒,重视过程、忽视结果很容易让基层学会“见招拆招”,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造成恶性循环。
  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形式主义注定干不成事。形式主义的一个集中表现,就在于一些人思想上脱离实际、忽视规律,行动上虚夸浮躁、急功近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往往披着现代科技的外衣,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容易被忽略。我们必须把这种隐藏在手机屏幕里的形式主义揪出来,大力整治,坚决不能让手机屏幕成为形式主义“屏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当前,形式主义问题依然突出,又有新的表现形式。要把力戒形式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要建立“群规”,不仅要重视各种群及其发布内容量的控制,更要抓内容质的提升。同时,还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从看“痕迹”转变为看“实绩”,推动从“群里吼”到“实地走”。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干赢得民心,以实绩护航发展,就一定能成就未来。
  平台本无错,善用是根本。目前,新技术层出不穷,沟通工具和方式越来越多,为我们的工作大开方便之门。在利用这些平台的同时,要时时谨防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