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刘岑然)自“五星”支部创建以来,西平县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实抓细责任链条,强基础、抓重点、重宣传、解难题,多措并举争创“平安法治星”。
强基础,精心谋划部署。该县坚持把“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起来,统筹“三零”平安创建、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化认识、提升站位,确保上情吃得透;建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委统战部等9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建工作专班,健全规章机制,明确重点任务,制定具体措施,细化职责任务。
抓重点,细化责任分工。该县围绕“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下发了《西平县创建“平安法治星”村(社区)实施方案》《西平县关爱成长守护安全防范化解未成年人突出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等文件,指导全县各村(社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县委政法委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对照“平安法治星”创建目标和标准,结合各自职责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平安法治星”评星验收细则,确保农村9项、社区8项创建重点任务、具体指标有形式、有抓手、易操作,确保基层支部创有标准、干有方向。
重宣传,凝聚干群合力。为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该县组织开展“护航党的二十大”主题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法律咨询点、发放宣传册和法律知识宣传单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防电信诈骗、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热心参与、凝聚合力。
防风险,落实落细举措。该县结合“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把党建引领这根主线贯穿疫情防控工作始终,进一步健全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严格执行来(返)西报备制度,用好“网络化+大数据+脚底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362个乡村两级疫情防控服务站、1万多名“四级网格长”作用,以“村不漏格、格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标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解难题,创新方式方法。该县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优势,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理等工作,完善危机干预、源头预防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事件发生;不断拓展网格化作用,将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与综治网格建设深度融合,党员担任网格长,宣传防电信诈骗、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干预化解邻里矛盾,开展安全巡查,使党员成为服务基层治理的“微探头”、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宣传政策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