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祁 佳)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近日,平舆县审计局切实把悟思想办实事融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帮助李屯镇普照寺村特色产业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树信心,谋产业。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在平舆县审计局的持续帮扶下,李屯镇普照寺村175户419名困难群众已全部脱贫出列,群众收入、集体经济有较大提高,人居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局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统一思想,坚定不移把产业发展作为普照寺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利用该村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为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选项目,促落地。为了确保特色种植项目选准选好、落实落地,该局组织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汝南县、新蔡县实地参观考察西红柿、旱稻种植等特色种植项目。在借鉴当地成功的发展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该局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结合村情充分讨论,确定了温棚西红柿特色种植项目。项目确定后,该局不仅给予资金支持,还专门请来了市、县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实地考察气候、土壤等,帮助联系种苗,指导群众种植。至目前,该村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发展西红柿温棚20亩。今年以来,该村集体分红6.8万多元。
转模式,共发展。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该局党组指导普照寺村“两委”积极探索产业助农新模式,确定了“村集体+村干部+脱贫户(监测户)”和“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村集体牵头协调种植户流转土地,成立种植合作社,既增加了群众的租地收入,又壮大了连片种植规模。种植合作社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并发放给种植户使用,节约了成本。收成后种植合作社保底收购,形成了良性循环。此外,种植合作社统一安排群众参加种植培训和日常管护,既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又增加了群众到温棚打工的务工收入。这种群种群管的种植管理模式让脱贫群众实现稳定就近就业。今年以来,该村群众通过参与特色产业项目,实现收入30多万元。经过该局的帮扶,普照寺村的脱贫成色更足了,乡村振兴的底色也更鲜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