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2日
三 桥

李雪阳

  近日,一位有心人在抖音上发了汝南“三桥桥”的视频。该桥位于三桥镇街西道班北口,限重30吨,贯通230国道。
  “三桥桥”本意是三桥镇的桥。该桥是上世纪70年代开挖宿鸭湖南干渠后的飞来之笔,与三桥地名的来历本没有一丝联系,或许是爱屋及乌,三桥人对该桥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竖牌立名,提醒过往司机加以呵护。
  据《汝南县志》介绍,汝南县境内有河130条,分属汝河和小洪河两大水系。汝河水系控制着汝南县80%的面积,有南北汝河、溱头河、寒溪河、文殊河、英河、唐寺沟、马南沟等;小洪河主要流经汝南县境东北部,有南北马肠河、杜一沟、杜二沟、倒流河等,比较有名的古桥有济民桥、宏济桥、白马桥、仁德桥、凑济桥、大王桥、遇仙桥、万里桥等。130条河道上的近千座拙朴的古桥,以木、石为形。而拥有6万人的三桥镇,居汝南腹地,河清沙白,古代是车马道(汝义道和汝光道)的必经之地,北接京都、南连湖广,行人如织、车马繁盛。为方便万千赶路人,明朝初期,当地人筹资在村南100米处的草河上建3座石板桥(以河之曲,3座石桥间隔60米,成“品”字形),日久天长,美名远播,集市应运而生,桥北自然村也顺理成章更名三桥村,今为三桥镇。
  因桥得名的除了三桥镇,还有板店乡(村前有一石桥,铺22块石板,更名板店)、舍屯乡(村东南有一石桥,明朝称石桥屯,因“石”和“舍”谐音,演化为舍屯,2005年撤乡并镇,入东官庄镇)等。道路有了桥的连接,闭塞的村庄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草一木尽丰姿,一砖一瓦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