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1日
涓涓清流汇聚磅礴大爱
——驻马店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综述
  “美丽工坊”手工编织花束绽放2022年冬残奥会赛场;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推荐为“全球减贫案例”;身有残疾,但他们一直感受着爱的呵护;生活不便,但“隐形的翅膀”一直在助他们自由翱翔。
  10年来,驻马店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强化残疾人事业发展民生保障,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扶下,全市60万残疾人冲破生理和心理束缚,将勇毅做翅膀,以梦想为动力,在人生赛道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绩,展示了天中儿女自强不息的别样风采。
  驻马店市残联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驻马店市先后荣获全国残疾预防示范市、全国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翻阅过往历史,驻马店有60万残疾人,占河南省残疾人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有49万名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建档立卡的残疾人有9.03万人。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驻马店市残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模式,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救助、脱贫攻坚,还是残疾人文化体育等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驻马店市重度残疾人托养模式在全国推广,为“十三五”期间残疾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残疾人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汇聚磅礴力量,拉着全市60万残疾人一道,共同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进。
  为精准扶贫,驻马店市相继出台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障救助等制度,使救助更广泛、更规范、更公平。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各60元。经过细致摸排,目前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8.87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11.78万人。同时,对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适当补贴,当前残疾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新农合近47万人,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近38万人,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打好这场硬仗,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为此,在做好必要的医养结合、兜底保障等功能基础上,驻马店市创新探索了“互联网+分级诊疗+家庭签约医生”健康扶贫模式,把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贫困残疾人的病床前。
  在探索“互联网+健康扶贫”中,驻马店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健康扶贫,结合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开展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康复指导及教育培训,向下联通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向上联通北京、郑州多家医院,村医在村卫生室就可与县级医生一同会诊,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
  如今,全市数万名签约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签约服务率达95%。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为32246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了加装扶手、坡道、低位灶台及卫生间改造等无障碍改造。
  此外,全市建立各级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1个、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示范基地13个,通过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安置就业残疾人1970人。持续做好结对共建“手拉手”帮扶联系工作,派出党员精干力量指导驻村脱贫攻坚工作。投入2万多元美化驻村文化广场。向村党建活动室捐赠了价值万元的26套办公桌椅。疫情期间,多次为帮扶村捐赠防护和生活物资,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
  一个个变化、一项项便利,成为驻马店持续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生动注脚。至2021年,全市9.03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60万残疾人得以比肩迈入小康社会,融入时代脉搏,创造出彩人生。
  集中托养解放全家“驻马店模式”叫响全国
  “河南省驻马店市建立了100多个残疾人托养机构,现在有2000多名残疾人得到了照护。一名残疾人亲属在中心照料两名残疾人,每月可有2000元收入。曾经重度残疾人家庭是‘照顾一个,拖累一群,致贫一家’,现在是‘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
  2021年9月29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中国残疾人脱贫故事分享会上向世界各国推介驻马店重度残疾人托养工作经验。两度来到驻马店调研慰问的张海迪,不止一次这样对外推介“驻马店模式”。
  2016年,驻马店市创新形成了“市级统筹、县乡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重残托养“驻马店模式”。通过整合乡村卫生院(室)房屋资源,每个乡级、村级托养中心分别按照入住30名、10名人员标准,统一设计居住室、医疗室、康复室、办公室、厨房、餐厅等服务设施和生活设备。
  目前,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优质化、管理规范化、保障多元化原则,全市建成115个托养中心,巡回入住8000多人,现入住2027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优先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提供稳定增收护工岗位2000多个,每人月收入2000元,解决了农村残疾人照护和残疾人家庭增收问题。
  “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驻马店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的成功经验,走出中原大地、走向大江南北,被国务院扶贫办推荐为“全球减贫案例”,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向全世界展示,还被中残联编入《破解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方案——残疾人扶贫典型案例》,在全国多个省市运用。
  托养是平台,就业是关键,只有有了就业保障,托养残疾人才能“稳得住、留得下、发展好”。
  为此,驻马店积极探索、创新融合托养就业模式,坚持托养与就业、工疗相结合,使残疾人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改善了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起到了很好的康复效果。同时,坚持托养和创业相结合,建成残疾人电商中心,通过电商创业培训,激发残疾人电商创业的内生动力。
  结合残疾人自身实际和就业需求,运用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管理系统软件,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扶贫”,举办“互联网+”残疾人精准扶贫培训班,引导残疾人参与电商就业扶贫,累计实名制免费培训残疾人5.1万人,实现就业创业3万多人。全市建立各级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1个、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示范基地13个,累计安置和辐射带动残疾人5000多人。
  为夯实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组织基础,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驻马店市残联系统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组织全覆盖、工作无盲点”的队伍建设目标,一举把市、县、乡、村四级组织机构全部完善和建立起来。204个乡镇(街道)和2897个行政村(社区)相继配齐了专职理事长和委员,落实了待遇,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组织全覆盖,一跃成为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先进典型,有效解决了“残疾人的事有人办、残疾人的工作有人干”的问题。
  促进融合教育发展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市坚持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凝心聚力办好民生实事。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4岁听障男童豆豆(化名),又歌又舞、快乐洋溢,与健全的孩子无异。稍稍留意,豆豆的耳朵上佩戴着一枚助听器。对于一个失聪的孩子,这一刻,期待太久。“太不容易了!”一旁的母亲半蹲着,紧盯着儿子,眼眶湿润,笑意沉醉。
  修复“折翼”,拯救天使。近年来,驻马店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创新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探索实践“医教结合+融合教育”康复教育新模式,提升了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水平、促进了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
  2018年开始,特殊需要儿童只要有本地暂住证,不分地域,都可以在市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免费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同时,我市先后投入390万元学前融合教育补助资金,针对听障、智障、脑瘫等特殊需要儿童的病理特点,不断探索“医教结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新模式,形成了“康复、融合、提升”三位一体的特殊儿童成长闭环。
  当前,全市已有5000多名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小学学习,完全融入社会,共享平等和谐。此外,驻马店市还主动上门免费为10多万名肢体残疾人送上轮椅、发放助听器等3万多件、装配假肢3200例。
  做好康复救助的同时,残疾人的精神生活也不可忽视,我市为此成立了市残疾人书画院,免费为残疾人开办书画培训班11期,并连续多年举办残疾人艺术作品展和开展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工程,充分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连续开展了“情暖母亲节、童心颂党恩”“童心向党,品味端午,爱国敬贤端午节”“弘扬劳动精神 致敬劳动楷模”“情洒博爱·月满中秋”“赤诚中国心·满满爱国情”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共享芬芳 共铸美好”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驻马店专场演出,持续丰富残疾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与温情,紧急关头尤易窥见。今年7月,新冠疫情再次袭来,平急转换模式迅速开启,全市按下了“暂停键”。
  疫情期间,中国残联、河南省残联向我市捐赠疫情防控物资口罩2万只、护理包658大箱、营养粥9000盒;市残联向驿城区捐赠沐浴露、洗发水等疫情防控物资1300套,助力疫情防控。中国残联还向我市捐赠15辆无障碍残疾人服务车,价值800多万元。
  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驻马店市开展“红色代办”志愿服务,向各托养中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和困难残疾儿童家庭、盲人按摩机构、残疾人工作者送去方便面、面粉、蔬菜、大米、食用油、饮用水、84消毒液、口罩等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价值300多万元。
  聚焦“急难愁盼”创造新的“驻马店速度”
  智能设备高速运转,轮椅成品批量下线。8月8日,河南泰康阳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两条轮椅生产线上,一个个器械零件经过17道工序精心组装,每140秒就有一辆轮椅下线。
  这是“中国药谷”建设启动以来,驻马店首个建成投产的康复辅具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建成投产,用时仅一个多月,创造了新的“驻马店速度”。
  作为“中国药谷”建设的重要招商引资项目,泰康阳光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主要从事医疗康复轮椅、护理床、辅具类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0万辆轮椅、3万张护理床,将更好地造福广大残疾人、老年人朋友。
  驻马店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以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加快发展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中残联和省残联高度关注驻马店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助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和服务示范区。
  康复辅具产业作为“中国药谷”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的普惠产业。为进一步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我市以“中国药谷”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城市建设,聚焦残疾人对康复辅具需求的“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出台了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积极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精准适配全覆盖,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
  随着泰康阳光项目顺利建成投产,驻马店计划在全市福利机构、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建设一批康复辅助器具展示体验馆和社区租赁服务站,各县区将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村委或自然村等居民较多、居住较集中地方,建立1~2个辅具适配服务站点,切实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辅具适配服务,助力康复辅具产业发展,推动“中国药谷”加快建设。
  “推行康复辅具精准适配全覆盖,是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助推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率在85%以上,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推动我市康复辅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药谷’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市残联负责同志说。
  从救济走向自强、从接受走向回馈。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彰显着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各级残联组织和全市残疾人工作者的真情付出。
  承压前行,成绩来之不易。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驻马店将继续踔厉奋发、拼搏竞进,加快推进全市残疾人事业更加出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驻马店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