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存
又到一年一度的金秋开学季。
2022年8月23日,一个阳光扑面、金风送爽的日子,一大早,赵铁锤就骑上电瓶车,来到西平县芦庙乡潘老庄村,把还带着体温的3500元钱,送到他的帮扶对象杨文凯同学手里。
在这个“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金秋里,我去了芦庙乡顺河村赵铁锤的家并访问了他。
他的家掩映在一丛绿色之中,几间平房,与周围的楼房相比,虽说不甚高大,却也觉得得体。看我来了,铁锤摇着轮椅迎了出来。他有50岁了,又经历坎坷,但因心态好、精神好,人也显得年轻,说起话来脸上还漾着憨憨的笑。
当我问及他的帮扶经过时,这位看似壮壮实实的男子汉,腼腆地笑了。他告诉我,这是他第10个年头资助杨文凯同学了。当时,这孩子正在芦庙中学读初一,父亲因患癫痫病掉水里淹死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母亲也嫁人离他远去,他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奶奶也去世了,只好跟爷爷相依为命。铁锤接着说:“我见到他时,知道他不仅生活困难,右手还有点儿残疾,平常写字只能用左手。看他实在可怜,也没多想,突然就有了想帮一帮他的想法。”一说起这孩子,铁锤就来了劲儿,满满的成就感,“这孩子挺争气,2016年考上西平高中,2019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省中原工学院,一本,明年就该毕业了”。
当我问他这些年总共给孩子资助多少钱时,这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先是挠了挠头,然后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具体有多少钱,也记不清了,合起来大概有两三万块钱吧。”
听了,我甚是感慨。一个重度残疾人,天天摇着轮椅走街串巷修鞋,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还要抽时间去乡敬老院为孤寡老人义无修鞋,还要节衣缩食捐资助学献爱心,国家把“中国好人”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称号给他,实至名归。
当我问他十年如一日,靠自己的辛苦钱去资助一个非亲非故的学生有没有后悔过时,他爽朗地笑了:“虽然我修鞋挣钱不多,但能帮助一个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社会做点贡献,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一句话,自己苦点累点,值。”
此时,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过来,把这个并不富裕的家照得满屋金黄、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