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市持续高温少雨,秋作物面对高温“烤”验,作为农业大市,田间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防控措施?
近日,在驿城区胡庙乡李楼村,我市气象部门的农气专家穿上防晒衣,戴上草帽,走进玉米、花生、大豆田地查看秋作物长势。上午刚过9时,田地里已经热得像蒸笼一样。
“在太阳照射下玉米叶子卷曲,说明该浇水了。我市夏玉米目前大部分处在抽雄开花、吐丝期,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此期耗水强度最大,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干旱缺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夏花生正处于结荚期,高温加上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花生结荚膨果;大豆现正处于开花结荚期,严重高温伏旱易导致大豆落花、结荚,影响结实率,同时虫害比较容易发生,易导致大豆空荚瘪粒现象发生。”专家们在田地里仔细测量对比观测推断。
早浇勤浇水,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当前处于秋作物需水临界期,高温干旱易造成秋作物授粉不良、籽粒败育。建议农户及时到田间查看,视田间墒情,及早灌溉,增加土壤和田间湿度,降低田间温度,减轻高温干旱对作物造成的危害。
落实抗灾应变管理措施,保花保果。对于夏玉米,建议每天上午8时~10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也可进行根外喷施叶面肥;对于花生、大豆等,可喷洒保花保果类生长调节剂,防止落花落果。
防治病虫发生危害。高温干旱天气易造成虫害加重发生,要及时到田间排查,发现虫害及时施药防治,防止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