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1日
探寻驻马店“十九连丰”的金色密码
——二〇二二年我市夏粮生产实现新突破

 5月27日,副省长武国定到驻马店市西平县、遂平县调研夏粮生产、农机跨区作业服务保障、粮食收储准备等工作。  
 
5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在遂平县指导小麦生产技术。  
 
丰收的喜悦。  
 
  记者陈诚通讯员曾勇  
  128亿斤!今年我市夏粮实现“十九连丰”。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是百姓之盼。丰收来自奋斗,实干成就梦想,金色汗珠写就的数字见证“中原粮仓”的喜悦。  
  5月27日~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莅临我市,实地调研指导小麦夏收工作,详细了解夏收夏种、农资供应、粮食收储加工以及气象为农服务等情况,对我市“三夏”生产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5月27日,副省长武国定到我市西平县、遂平县调研夏粮生产、农机跨区作业服务保障、粮食收储准备等工作。  
  5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在遂平县看到长势喜人金灿灿的小麦时高兴地说:“这几年,河南省小麦增产幅度最大的是驻马店市,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驻马店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占全省的八分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小麦亩产比去年要高出不少。”“三夏”麦收时节,上蔡县韩寨镇徐楼村麦田里收割机往返驰骋,种粮大户白汉礼提起今年的收成喜上眉梢。  
  坚挺增长的数据,国家领导人、院士专家的肯定,农民喜悦的笑脸,无不彰显着“国际农都”驻马店“非凡之年”的“非凡贡献”。  
  粮食安全共扛牢端好手中“中国粮”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作为农业大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把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谆谆叮嘱,化成“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实际行动。  
  中原粮仓稳,开局仓廪足。每季丰收都令人期待,而今年夏粮丰收格外振奋人心。今年我市夏粮丰收来之不易,经历了疫情、汛情、病虫害等多重关口,夏粮生产在高起点、高基数上再获丰收,面积、单产、总产呈“三增”态势,实现“十九连丰”来之不易,这一切离不开好耕地、好种子、好植保、好农机,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  
  领导高度重视,政策落地生效。国以粮为本,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把抓好农业生产、夺取夏粮丰产丰收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而高度重视,进一步落实落细粮食生产各项政策措施,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认真落实“粮食面积不减少、主产区地位不动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不降低”要求,严守土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成高标准农田945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900万亩。  
  优质小麦闯市场万亩良田翻金浪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源头。近年来,我市以实施种业振兴为发端,积极与行业领头院士“攀亲结缘”,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在“一粒种子”问题上下足功夫。  
  “种业翻身,不仅要突出高产,更要体现优质、高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品质更高需求。”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吴长城介绍。  
  我市聘请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主持选育推广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郑麦1342等,在全市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000多万亩,亩均最高单产突破650公斤。  
  目前,全市小麦良种覆盖率达100%,良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45%以上。近三年,我市驻麦328、驻麦305、驻麦762等小麦新品种先后通过国家审定,全市小麦良种繁育推广呈现滚动发展、迭代升级的喜人局面。  
  今年6月1日,汝南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植保站专家对留盆镇冯湾村万亩连片小麦新品种“西农059”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亩产809公斤,创全县历史纪录。小麦新品种“西农059”,是在河南三九种业有限公司“万亩小麦良种基地”推广种植的。据农业专家介绍,今年小麦能获得超常高产,除了风调雨顺等原因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田间管理做到位绘出丰产丰收图  
  能否夯实“三农”“压舱石”,对经济社会大局至关重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实地查看小麦长势。今年5月6日,市委书记鲍常勇到确山县调研麦田管理时,走进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小麦苗情墒情、农田管护等情况,强调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抢抓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切实加强农情信息监测,扎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气象灾害防范工作,提前做足机收会战和夏粮收储准备,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政策好,人努力。今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积极落实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农资补贴等粮食生产奖补激励政策,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强田管,重质量。5月11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刘晓文深入西平县调研,看到当地群众正在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时,叮嘱作业人员一定要保证“一喷三防”质量。在做好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中,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四个精准”,即精准防治指导、精准防治用药、精准防治时间、精准防控面积。市农业农村局经常抽调农业技术人员,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组成十几个技术指导组,分包乡镇,深入田间地头、防治一线进行技术指导,按照规定用量,各村实行集中配药,做到用药精准;农业技术人员从4月初开始,每天在全市各县区范围内定点调查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结合天气预报,会商研判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控期,确保在其窗口期内防控结束,实现防控时间精准;由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飞防监督小组,监督无人机作业高度、速度、喷药量、喷幅及喷洒衔接度等,做到应防尽防,不重喷、不漏喷,做到防治面积精准,确保全市各县区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取得实效,实现“虫口夺粮”,扛稳筑牢粮食安全责任。  
  “政策给力,田管落地。通过狠抓病虫害统防统治、促弱转壮和‘一喷三防’等措施落实,小麦千粒重明显提高,达到43.93克,比去年增加0.53克,小麦灌浆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常科说。  
  机收跑出加速度粒粒小麦皆归仓  
  会种地变成了“慧种地”,夏粮由“丰收在望”到“丰收到手”,离不开机械化助力——农业现代化成为粮食生产的“金扁担”。  
  5月的天中大地,千里沃野、万顷金黄。“夏收麦田不见人,机轮滚滚农事新”已成为如今麦收新图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收割、秸秆打捆离田、播种等“一条龙”作业,到处呈现一派抢抓农时、快收快种的喜人景象。  
  5月31日,市长李跃勇到新阳高速汝南站,走进农机技术中心跨区作业接待站,详细了解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他指出,要充分发挥优势,精准高效为农机手提供优质服务,持续叫响“天中麦客、收获中国”品牌,助力全国小麦机收,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三夏”大忙,各县区各部门一手防疫情,一手忙机收,两手抓、两手硬。抢抓小麦机收供需对接和应急抢收、机收减损等工作,采取得力措施,打通堵点、卡点,保障机收人员畅通无阻。5月18日,市农机中心联合中石化、中石油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三夏”农业生产用油供应工作的通知》,保证24小时供油服务,以优惠价格为农机手提供服务。全市共组织60多万台套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生产,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3950台、秸秆打捆机3034台,小麦机收率在99%以上,有力保障了我市“三夏”麦收工作需要,确保了小麦颗粒归仓。  
  机收减损也是增收。为进一步降低机收损失,我市及早谋划、及早行动,在今年3月份就开始筹划“三夏”农机生产工作,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培训班、田间日等活动,开展机收减损宣传培训,引导农机手提升规范作业水平,推广节粮减损理念和操作技术,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遂平县探索30万亩秸秆离田整村集采社会化服务模式,为农民节本增效。河南农吉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遂平县与6个乡镇签订30万亩小麦收割、秸秆离田作业合同,组织小麦收割机300台、秸秆搂草机30台、秸秆打捆机60台、秸秆转运车辆120辆集中收购。此模式是推进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的有益探索,是我市首次大规模依托乡镇政府、村委基层组织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龙头的生产模式突破和创新。  
  粮食生产是我市一大优势、一张王牌。有了这张王牌,就有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保障;有了这张王牌,就有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强市的定力;有了这张王牌,就有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中原熟,天下足。  
  伴着丰收进行曲,我市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扛起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以稳促进、强农兴农,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金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