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12日
2022年夏芝麻苗期田间管理指导意见
  

□ 崔向华


 今年我市夏芝麻种植主要集中在6月10日左右,由于高温干旱,对播种及田间管理造成很大困难,6月下旬又遭遇几次大范围降雨,局部大暴雨,部分田块出现了渍涝害。目前,我市芝麻生长处于苗期,市农科院油料所芝麻研究室结合生产实际,向广大芝麻种植户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查苗、补苗。苗期要勤观察,如播后遇雨,地表形成板结,要及时破除板结,发现缺苗时,尽早用地头或地尾的备用苗带土移栽,及时补苗。
  二、间苗、定苗。做到早间苗,及时定苗,芝麻在出苗后要进行“一疏二间三定苗”。即芝麻在十字叶展开时掐去疙瘩苗,第2~3对真叶时间苗2次,4~5对真叶时定苗。定苗时间不宜过早,在病虫害严重时,要适当增加间苗次数,待幼苗生长稳定时,再行定苗。
  三、排水防涝。遇到阴雨天气,尽快疏通沟渠,尽早排出田间积水;雨后及时疏通田块围沟、畦沟和腰沟,为下次降雨做好应急准备,确保雨后田间无明水、隔夜能降渍。在地块湿度降低的情况下,及时中耕,快速降低田间湿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少作物淹渍时间,确保芝麻快速恢复生长。
  四、及时追肥。在降雨持续、机械无法进地的情况下,及时采用无人机喷施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一般亩追施尿素7kg左右;叶面喷施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适量芸苔素内酯、生长调节剂、NEB菌肥等。
  五、病虫草害防治。调查发现,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等。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等,部分地块发生较重。杂草发生普遍,主要有:马唐、野苋菜、香附子、马齿苋、醴肠、苘麻、自生麦苗等。
  1.虫害防治:对害虫的防治,采取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边杂草,田间清除的杂草不要堆放在地头。
  物理防治:清晨在缺苗、缺株的根际附近挖土捕杀小地老虎幼虫。
  化学防治:采用喷雾防治,在傍晚前用5%氯虫苯甲酰胺34ml~40ml/亩,或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g/亩,加水30kg。也可选用20%高氯·辛乳油(土蚕蜗牛一支净),每支(10ml)兑水10kg~15kg喷淋芝麻苗,也可采用毒饵诱杀小地老虎,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50g或50%辛硫磷乳油50ml,加水250ml~500ml,均匀地喷拌在5kg炒香的麦麸上,于傍晚在受害田块每隔5m左右撒一小堆。或者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800倍液拌20kg~25kg鲜草,制成鲜草毒饵,于傍晚撒施。
  2.病害防治:防治枯萎病、茎点枯病、叶部病害可选用325g/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ml/亩、28%井冈·多菌灵悬浮剂200ml/亩、40%苯甲·吡唑酯水分散粒剂20g~30g/亩、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0ml/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g/亩喷雾1次(如遇中雨以上降雨,雨后加喷一次),预防芝麻苗期茎点枯病、枯萎病和立枯病。
  3.草害防治: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杂草6叶以前,可用如下任意一种除草剂,按推荐剂量兑水30kg/亩~40kg/亩进行茎叶处理:
  (1)精喹禾灵4g/亩~6g/亩;(2)精噁唑禾草灵3.6g/亩~4.8g/亩;(3)高效氟吡甲禾灵3.2g/亩~4.8g/亩;(4)精吡氟禾草灵7.5g/亩~10g/亩;(5)烯草酮3.6g亩~4.8g亩。
  对阔叶杂草和香附子,可用480g/L灭草松90g/亩喷雾防治。灭草松对芝麻有轻度药害,后期能缓解,药害症状消失。
  (作者系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油料所芝麻课题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