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防,字伟公,年十六,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试经,防尤能诵读,拜为守丞。防以未冠请去,师事徐州刺史盖豫,明经,举孝廉,拜郎中。
王朔,阳安令赵规与朗陵太守黄萌争水,规割指诅曰:“随血所流,入阳安界。”萌忿杀规,小吏王朔复刺杀萌,朗陵官属又杀朔。民于京山上为朔作祠坛,每水旱,辄往祈祷。
郭亮,郭亮童幼之年,则有尚义之心。年十四,始欲出学。闻颍川杜周甫精黉于长社,亮造门而师学焉。朝受其业,夕已精讲,动声则宫商清畅,推义则寻理释结,周甫奇而伟之。
应顺,字华仲,拜射声校尉,鹰扬虎视。
应华仲为将作大匠,发擿奸伏,除藻饰,割浮费,凡所省息七亿余万。
应华仲为东平太守,事亲笃孝,惠泽洽著,忽有桂于庭,粲然繁茂,百姓瞻仰,归养者什三四。
王威,王威为汝南郡功曹,政尚仁义。
屈霸,字子卿,拜尚书郎。当五侯之时,贵戚倾天下,在朝者莫不慎睫承风,子卿终不屈挠。
范滂,字孟博,辟公府掾,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范滂为郡功曹,清浊异流。
范滂被诘,受几许赃赇,滂曰:“曾为北部督邮、汝阳令,有记囊,表里六尺,若以此为赃,赃直六十耳。”
范滂被收,曰:“愿得一幡一薄,埋于首阳山,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
黄浮,字隐公,阳安人,年二十,在于民伍。曾为墟里所差,次当给亭,于是感激学书,慨然长叹曰:“黄浮非乡里所知。”因随人到京师求学。岁余,除昌虑长、濮阳令。同岁子为都市掾,犯罪当死,一郡尽为之请。浮曰:“周公诛二弟,石碏讨其子。今虽同岁子,浮所不能赦也。”治政清明,号为“神君”。
黄浮补尚书令史,奉公忧民,以功除昌虑长,号为“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