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 翀 通讯员 王红艳
“现在坑塘治理后,这儿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以后我们就可以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美景了。”6月7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阁街道周楼村郑庄组南侧刚整治好的坑塘附近游玩的村民感慨,“大家以前出门都是绕道走,现在没事就来坑塘附近转转,这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的废弃坑塘里不是生活垃圾就是秸秆废弃物,周围杂草丛生,沿岸多个旱厕,生活污水和旱厕粪便都排放到坑塘里,坑里的水又黑又臭,尤其是夏天,气味刺鼻、蚊虫滋生,群众外出都绕道走。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刘阁街道拆掉了沿岸旱厕,为解决群众如厕难题,街道出资在坑塘附近修建了公共厕所,清理了坑塘垃圾杂物、往坑塘里倾倒石灰等,但仍是治标不治本。面对治理难题,周楼村村“两委”干部不断寻求解决办法,多次在郑庄组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最后商议由群众自筹资金,乡、村两级匹配资金对坑塘进行换血式改造。方案一出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有捐款捐资的、有义务出工的,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一个由政府主导、群众自发参与的改造工程开工了。
在坑塘改造过程中,该街道出动钩机、铲车等机械5台,50多人参加坑塘整治,大多是义务参与,不要报酬。经过对坑塘抽水、排污、清淤等,坑塘得到了彻底清理,为了节省成本,花少钱办大事,群众自发捐出自家多余的楼板和砖头,经过能工巧匠的一番努力,坑塘周围的护堤建成了。
“现在不一样了,坑塘经过整治后,不但干净整洁,而且根治了老百姓多年来的心病。”提起治理前的坑塘,周楼村村干部郑四清不禁感慨。
“接下来我们准备在坑塘底部种植莲藕、坑塘周围栽植垂柳等进行绿化,为了安全我们还准备在坑塘周围安装护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提升村容村貌,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刘阁街道纪工委书记、周楼村包村干部张金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