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5日
习近平关心关怀 劳动者的故事
扫码看全文

新华社记者 樊 曦 姜 琳 周 圆


  从黄土地上的村支书,到泱泱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劳动者本色,始终保持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总书记同劳动者之间一个个感人故事,书写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篇章。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2019年盛夏时节,甘肃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治沙人”。
  看到林场职工在进行“草方格压沙”作业,专程前来这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拿起一把开沟犁,参与到治沙劳动中。不一会儿,就在沙地上开出一道两米多长的直沟。
  挥犁的动作一气呵成,林场职工们说,一看就知道总书记是“老把式”。
  岁月悠悠,本色不改。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
  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习近平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成长为种地的好把式。
  回忆那段岁月,习近平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
  斗转星移,两张照片定格历史。
  一张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照片中,总书记扛着铁锹,大步走向植树地点;一张是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干部参加义务劳动。镜头里,他肩扛锄头,意气风发走在田埂上。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