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 健
在正阳县正泰华府居民小区对面的一栋办公楼里,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的四间办公室就处在一楼,墙上摆满了受助对象赠送的锦旗。“正阳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成立5年多了,参加水上救援不知道有多少次了,这些锦旗是一些受助对象对我们无私奉献的认可和褒奖,包括这几间办公室也是县委、县政府给我们特意提供的。”徐凯介绍着,言语中流露出些许的自豪。
今年45岁的徐凯,出生在慎水乡贾余村。中学毕业后,他曾在县城一家金融机构工作过。两年后,他主动辞去了对当时来说待遇还算优越的工作,选择了自主创业。由于他诚实守信、待人热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次,一位客户向他讲起每年夏天都有孩子溺水身亡,给家庭带来无尽的伤痛一事。徐凯听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组建一只水上救援队,不能再让更多的孩子溺水,为社会尽一份力的念头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当时正阳县没有民间救援力量,缺少得力的志愿者,并且组织一支救援队还需要大量资金。徐凯一边经营企业筹集资金,一边通过自己的朋友和身边的人,集结救援力量。2017年,正阳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在县民政部门正式注册成立。
为了组建正阳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他顾不上打理生意,也顾不上接送孩子,妻子心里难免会有一些怨言。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引起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赞许,妻子也就接受了,并主动承担起生意和家务上的事。
在正阳县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纷纷加入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人员由成立之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40多人。他们来自正阳县各行各业,并且个个水性娴熟、富有爱心。通过各项专业的技能训练,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队员大部分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明确规定:所有队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做到随时待命,搜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全部自理,救援过程中不准收取被救者家属的任何钱物等。这些规定,为正阳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赢得了好口碑。
2018年2月24日11时,正阳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分别接到110、119指挥中心电话,位于正阳县S335省道中心庙东3公里处有人溺水。接到指令后,徐凯迅速集结队员前往事发地点。经过1个多小时救援,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队员在当地群众及公安民警、消防队员的协作下成功救出6名溺水者。
2019年5月17日8时30分,徐凯接到110指挥中心电话,说彭桥乡王店村一个大池塘内有人溺水,请求正阳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支援打捞工作。接到电话后,他们即刻召集8名救援队员前去救援,经过几分钟打捞,成功把溺水者打捞上岸。
徐凯带领的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打捞溺水者的足迹不仅在正阳县境内,还受邀到周边县区和省内需要的地市,甚至到邻省安徽开展水上救援。
去年郑州市“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徐凯带领正阳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队员20人组成救援组,于2021年7月21日凌晨1时出发,赶在当日7时抵达郑州市中牟县开展抢险救援工作。两天时间里,该救援组共转移围困群众和病人1200多人,随后又应邀赶往新乡市卫辉市实施紧急求援。在新乡市卫辉市灾区,该救援组经过7天6夜连续奋战,累计救援转移受困群众1800多人。
除了开展水上救援外,县红十字蛟龙救援队队员还热衷公益事业,如深入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高考期间开展爱心助考、筹集资金登门看望孤寡老人、不定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等,其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颂,被群众称为“文明使者”“当代英雄”等。
心中有爱,方能致远。徐凯表示:“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带领队员在公益救援的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