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08日
中国高山滑雪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华社北京延庆2月7日电(记者 夏子麟 王沁鸥 卢羡婷)1分56秒93,徐铭甫成功完赛——7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见证了中国高山滑雪运动员在冬奥会滑降项目上的突破。
  “在不到两分钟的比赛时间里,既要高速滑行、保持对身体的控制,又要跳跃、过弯,对身体是极大的考验。”徐铭甫直言,“还记得第一次站在赛道上时,内心60%都是恐惧。”
  的确,任何一个运动员在面对“雪飞燕”长约3000米、落差近900米、滑行速度可能超过每小时140公里的滑降赛道时,都要拥有超常的勇气。
  在北京冬奥会之前,还没有中国选手能够登上冬奥会滑降比赛的赛道。7日,徐铭甫和张洋铭这两个中国小伙子做到了,他们开启了中国选手参加冬奥会滑降比赛的先河。最终,徐铭甫排名第36位,最高时速达到123.50公里。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冬奥会男子滑降比赛中完赛,也是中国选手首次站上冬奥会高山滑雪速度项目的赛道。
  徐铭甫完赛后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说:“首先就是激动,咱们国家在滑降这个项目开展的时间比较短,为了今天我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能够完赛也算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高山滑雪是雪上基础大项之一,其中滑降和超级大回转被称为“速度项目”,速度快、赛道落差大、长度长,因而训练难度很高。在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之前,由于雪道建设有限,人才储备相对较少,运动员缺乏甚至没有国际大赛经验,中国高山滑雪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也从未开展过滑降和超级大回转的训练,速度项目是短板中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