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21日
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理性消费 科学防护 共抗疫情 平安过节
  本报讯(记者 黄育南 通讯员王晋才)2022年春节即将来临,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传统佳节,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疫情期间理性消费、科学防护、共抗疫情、平安过节。
  广大消费者要及时接种疫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购物要自觉佩戴口罩,尽量选择就近消费,外出消费不扎堆、不聚集,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驻人员须严格配合落实疫情管控措施,隔离期间不擅自出入消费场所。
  采购进口冷链食品,要注意查看是否具备“三证一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证明、预防性消毒证明、“豫冷链”追溯码),不采购、不食用无“豫冷链”追溯码或扫码信息与包装信息不一致的进口冷链食品。
  近年来,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等远程购物成为消费者投诉的多发领域。消费者要选择合法的购物网站,选择有第三方交易平台且经营规模较大、专业性强、经营规范、知名度高、口碑及品牌较好的专业购物网站。对于网络直播带货,消费者要冷静面对秒杀、劝诱,一定要多比较,避免盲目凑单,不要轻易相信直播间的网络广告,拒绝私下转账,慎用专拍链接,防范网购骗局。
  市消费者协会通过对近几年的消费投诉大数据分析,预付卡消费纠纷造成的消费者维权投诉居高不下。消费者选择美容美发、洗浴、健身、餐馆、摄影、洗车、社会学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预付式消费方式时,应特别注意企业信誉和经营状况,理性消费、按需充值,勿轻信超低折扣宣传,以免遭遇不良商家卷款跑路。
  老年人消费时要提高警惕,免费承诺别轻信。一些销售保健商品的商家常打着免费体验、免费赠送、特价促销、按月返利等幌子吸引消费者。老年人感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延误病情。广大老年消费者不要轻信上门推销的保健品和电子产品,尽量选择可信赖的、售后服务较完善的大品牌。
  消费者乘坐电梯要注意自觉维护先出后入的秩序,爱护电梯内的公共设施。当乘坐电梯出现异常情况时,请及时拨打应急救援热线96333。同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电梯内不是封闭空间,切勿强行扒门避免二次伤害。
  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无论何种消费都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好发票及其他消费凭证,消费凭证上应注明商品或服务项目、名称、数量、价格等。如果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遇到纠纷,应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商务、消费者协会等部门投诉或拨打12345、12315电话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