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6日
融合创新数智治理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侧记
  

记者 耿杨扬 见习记者 殷瑞杰


  魅力天中,群贤毕至,大师荟萃,论剑中原。11月25日,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系列分论坛拉开帷幕。与会嘉宾在交流研讨中凝聚共识,一致认为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必须以前瞻性的布局,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创新教育生态,服务新格局,迈出新步伐。
  
  对标立标 争创一流发展格局

  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推动应用型高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对标立标:开创应用型高校发展新思路”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各抒己见。
  “新一轮评估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评价,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李智认为,要明确立德树人导向,聚焦教学改革目标,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估分类,积极开拓创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评估方式。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泓围绕新一轮高校评估工作的方案设计与实施要点,提出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夯实本科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准确把握评估工作的重点,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争创一流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新道路,让每所应用型高校都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高水平建设之路。”宁波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苏志刚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构建面向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发展路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衢州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作为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高校,结合各自院审核评估情况、评估体会、反馈意见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分享。
  
  数智治理 引领智慧高校变革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学习方兴未艾,引发教育方式多层面变革。在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数智治理: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分论坛上,各位嘉宾聚焦信息技术开辟高校治理新格局、新阶段应用型高等教育新方位等话题进行热烈交流。
  “智能化的产教融合是一个新平台,在这里教育、人才、科技、产业、信息等要素,将会实现更加充分和广泛的集聚融合互生共享。”黄淮学院院长刘先省围绕数字化学习、教育方式变革及大学形态重构新方向三个方面,分享了黄淮学院在数字化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
  “高校需要建设新设施,不断强化数字科技发展的基础,拥抱数字科技的思想和优势,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决策。”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史秋衡认为,建设高质量的智慧校园,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构建高校新时代数字治理和决策的中国模式。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长庹先国表示,高校要以创建特色产业学院和新型研究机构为突破口,以数字化手段打通价值链,以产业链为纽带,促成跨学科链式交叉融合,实现特色优势学科与行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赢。
  黑龙江工程学院校长付晓飞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演进、发展定位、发展路径三个维度对《新时代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方略》进行了深刻论述。
  论坛上,来自高校、企业多位嘉宾,围绕数智治理驱动应用型高校创新融合发展,从党建、新工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方式变革、教育信息化发展等维度分享了创新案例。
  
  融合创新 打造全新教育生态

  依托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教育信息化已步入智慧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在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融合创新:数字新基建融通应用型高校创新发展”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新技术发展提速将重塑教育、行业发展模式。
  “5G技术充分利用其特点和优势,为教育行业带来多形式、个性化、更高效的升级转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所长曹蓟光表示,利用数字化技术,探索新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方式,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如何解决科研、培训、招生等阶段精品课程无法复制的难题?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院长张辉以《数字时代的大学演变》为题,创造性提出基于数字化、模块化的教学体系的构建。“新阶段的教学模式正如拼积木,能成功实现‘私人定制’的课程和教学方法。”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前沿院院长张晓军看来,产教融合的目的是育人,打造教育生态是根本,而产教融合的出路在教育创新。
  “基于腾讯在AI、云计算、区块链、电竞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丰富应用场景,腾讯产业互联网学堂通过持续的人才培养助力各行业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腾讯云教育总经理钱栩磊以腾讯教育产教融合历程、产业人才生态库建设为例,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的观点。
  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财经学院、神州数码信创职业教育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创新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