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新理 姚 晶
“当我拿到山东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既高兴又忧虑,高兴的是多年求学的梦想终成现实,忧虑的是学费还没有着落。”9月22日上午,收到驻马店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银行转来5000元扶困助学金后,毕业于驻马店高中的王智潮满怀深情地说,“感谢党和政府以及所有好心人的帮助,今后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努力学习,取得成绩,回报社会。”
和王智潮一样,2021年先后有282名贫困学子受到驻马店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分别领取了5000元扶困助学金。
自2004年开始,市总工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河南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帮扶困难职工工作的通知要求,把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作为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广泛深入持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2016年,市委、市政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目标要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把市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团市委开展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市妇联开展的“春华行动”、市残联开展的“扶残助困”等助学项目整合为市“扶困助学”活动,成立了驻马店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负责管理该专项资金。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为常务副主任,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成员单位有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由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担任,负责日常联系协调等工作,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通过集中审核、人员确定、社会公示等程序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扶困助学”活动的精准性、普惠性进一步提升,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据市总工会统计,6年来,全市共筹集投入专项资金1455万元,先后资助1996名贫困学子顺利走进了大学校门。
“再次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是‘扶困助学’圆了我的大学梦。我一定履行自己的诺言,将来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2021年9月8日,曾接受市扶困助学金资助的黄淮学院大三学生苏瑜欣在面对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走访调查时激动地说。
苏瑜欣的母亲在她读高二时患上了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父亲也一直没有正式工作。苏瑜欣说:“在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助学政策的实施和帮助下,我得到‘扶困助学’资助。以前我常常感觉自己像折翅的小鸟不能高飞,如今学校及老师对我的关怀为我插上一双强健的翅膀。”据悉,这两年通过我市“扶困助学”延伸链接,2019年和2020年苏瑜欣也分别得到5000元助学金,2021年上学期品学兼优的她又在黄淮学院获得奖学金2000元。
2021年,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创新助学形式,扩大助学范围,为城市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家庭子女提供“入学救助—在校扶助—就业援助”链条式服务,将高等教育之外的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职高)的学生纳入救助范围,高中(中专)阶段每生每学年3000元;大专及以上每生每学年5000元。同时,动员广大劳模、先进工作者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中再立新功,依托各基层工会开展暑期幼儿托管班,据统计,市、县区单位近500名职工子女报名参加,增强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声声感激的话语,仿佛一曲曲爱的乐章。6年来,我市“扶困助学”活动解决了困难职工家庭的燃眉之急,使贫困学子重拾希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据统计,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整合资源,多方联动,筹措资金,共为全市近2000名困难家庭子女上学提供资助,累计资助专项资金1455万元,“扶困助学”已成为驻马店市一张耀眼的名片和帮扶服务工作响当当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