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石 勇
西平古诗《义冈牧笛》这样写道:“分金管鲍知何处?此地高冈偏得名;短笛无腔吹信口,牧童牛背任纵横。”一首古诗,概括了大美焦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民风。
今天的焦庄乡,行政区划隶属于驻马店市西平县,地处西平县南部,东与上蔡县无量寺乡相连,南与遂平县和兴镇接壤,西与西平县二郎乡、蔡寨回族乡相依,北与重渠乡相邻,距西平县城19公里,区域总面积46.9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274人。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管鲍分金”就发生在这里,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豫西牵牛战”之一祝王寨金刚寺战役也在这里,2021年修缮一新的“祝王寨金刚寺战役纪念馆”是西平人民及附近县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高庙文化红薯小镇是河南省特色种植基地、河南省文明村,以席王寨村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实现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华丽转变……
党建引领经济稳
在西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焦庄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发展,抓好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民生保障统揽基层工作全局,全乡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经济稳,社会稳,民心稳。2020年度,焦庄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5亿元,较上年增长7%;工业增加值3.01亿元,较上年增长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任务1723万元,实际完成1830万元,较上年增长15.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较上年增长15.6%;村民人均纯收入14725元,较上年增长8.5%。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生产稳中有升,需求持续回暖,物价总体平稳,全乡经济运行稳定。
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突袭而来,焦庄乡迅速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刘坤峰为指挥长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战时党支部17个,组织乡村组干部、党员、青年志愿者1200多人直接参与疫情防控,全乡设置卡点46处,排查武汉返乡人员443人,均居家隔离接受医学观察;2021年暑期特尔塔病毒防控中,冲锋在一线的依然是党员干部,他们为居家隔离人员免费送艾草、口罩、温度计、酒精等防疫物品,并组织服务队配送生活物资,切实解决其生活后顾之忧。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无论是2020年的疫情防控还是2021年特尔塔病毒阻击战,焦庄乡坚持“一手抓脱贫、一手防返贫”,驻村工作队积极入户走访,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对建档立卡户累计赠送口罩6500多个,体温计500多支,发放消毒剂500公斤;发放温暖包471份,受益群众1031人。王顶庄村第一书记肖国栋被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通报表扬,并被《人民日报》以《疫情当前,脱贫攻坚不掉链子》为题进行报道。
脱贫攻坚农民富
坚持国家标准,贯彻精准方略;狠抓特色产业,攻克贫困堡垒。2020年,焦庄乡如期完成最后12户41人脱贫任务,并科学实施“两类户”监测制度,监测易返贫户17户47人和边缘易致贫户25户61人。至此,高庙村、席王寨两个贫困村和全乡471户1031人建档立卡户全部实现脱贫,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高庙村还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
有产才能富民,有业才能兴家。焦庄乡共有17个产业扶贫基地,既有以河南中州牧业养殖设备有限公司和河南丰源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又有以大王庄同康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既有村组干部带头领办的高庙沃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金刚宏焘家庭农场,又有私营业主个人创办的席王寨顺达箱包厂和白庄村贺宇渔具加工厂。2019年,依托丰源集团、中州牧业、沃野农民专业合作社,焦庄乡实现了全乡486户贫困户到户增收全覆盖。2020年,高庙村的红薯粉条红薯干、席王寨村的中草药加工扶贫车间持续正常运转,每年村集体增收3万元;席王寨村、高庙村光伏发电投入使用,每年村集体收益2.6万元。同时,针对非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状况,依托县财政每村投入资金50万元启动资金,每村每年收益5万元。2020年9月22日,焦庄乡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高庙村红薯文化节和焦庄乡消费扶贫产品展活动,活动现场销售额3万多元。9月29日~10月8日,焦庄乡组织参加西平县消费扶贫展活动,现场累计销售额5万元。庆丰收、感党恩、跟党走,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高庙村红薯文化节于9月23日~25日举办,文化节上有一系列产品展销和文化活动。
营造文明新风,强化党恩教育,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2020年,焦庄乡17个行政村
均创办了“爱心超市”,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赶、比、拼”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谱华章
统筹科学谋划,产业结构优化;种植稳步调整,今日焦庄如画。2021年,焦庄乡推广种植以伟隆169、西农100为主的优质小麦4.3万亩,单产620公斤,总产2.7万吨;种植以良育99、迪卡653为主的优质玉米3.5万亩,单产640公斤,总产2.24万吨,良种覆盖率100%。全乡共建有日光温室230座,占地370多亩,全部用于种植草莓、蔬菜、瓜果等。至目前,全乡已建成4000多亩的优质小麦制种基地,在金刚、王楼等村委建成420多亩的黄金梨、葡萄种植基地。
特色产业亮点频现。焦庄乡以高庙村红薯文化小镇为龙头,采取辐射带动战略,带动周边乡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薯文化小镇”的特色产业,通过帮扶单位黄淮学院+村集体经济+沃野合作社+股民的“四位一体化”运作模式,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做大做强高庙村红薯粉条、红薯保健醋、红薯叶、红薯颈等特色系列产业,提高西平县农产品品牌号召力和市场影响力。
畜禽养殖有序推进。一是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新技术。二是完善规模养殖场12
个。三是在抓好畜禽养殖的基础上,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强制免疫率达100%。
新型农业主体增加。2020年,焦庄乡新流转土地1600多亩,全乡流转面积23200亩,流转农户5005户;新增经营主体7家,全乡131家。所有者权益合计
8903万元,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5万多亩。
脱贫攻坚完美收官,乡村振兴再谱华章。2021年,焦庄乡将抓住新时代
的发展机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做大做强祝王寨金刚寺战役纪念馆红色旅游品牌,突出红色焦庄优势,以文明焦庄建设为引领,汇聚兴乡富民力量,以“全国红薯特色小镇”“中国农民丰收红薯节”为抓手,培育形成文旅相融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链,把初心使命变成推动生态宜居环境
宜人、文化育人乡村振兴发展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