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朝朝 通讯员 杨明华
“俺把低洼地改造成生态水产养殖园,实行‘莲鱼共养’和鳝鱼、青鱼混养两种模式,一亩一年有2万~8万元的收入,过去的涝灾田如今变成了高效生态园,实现了生态美景和生态效益双丰收。”8月1日,正在喂养鳝鱼的汝南县常兴镇曾庄村建兴水产生态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周建林说。
周建林的水产生态养殖合作社位于曾庄村西侧,100多亩的生态园里,西边是“莲鱼共养”生态区,东边是鳝鱼、青鱼混养生态区。步入生态养殖区,但见荷叶田田,莲花朵朵,鱼儿游动。池塘的荷花夹杂着岸边的瓜香,沁人心脾。
“过去这里是低洼地,每到七八月份,涝灾严重,村民们的收入微薄。”周建林说。2011年,在福建从事多年水产养殖的周建林决定返乡创业,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将自己和亲戚的30亩低洼地改造成水产养殖生态园,次年又流转土地90亩,主要养殖鳝鱼和青鱼。
实施“莲鱼共养”,周建林有自己的思路。他将80多亩莲藕池的四周挖出两米宽深沟,每亩放养泥鳅、鲫鱼5000尾。泥鳅、鲫鱼以藕池中丰富的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为饵料,满足生长需要;泥鳅、鲫鱼的粪便又可为莲藕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这样就形成一个小型生物链,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一亩一年收获泥鳅和鲫鱼200多斤,净赚2000多元。每亩产莲藕5000多斤,去年周建林依靠“莲鱼共养”模式,收入80多万元。
养殖鳝鱼对于周建林来说,可谓得心应手。他采取网箱养殖的方法,每亩悬挂网箱30个,每箱投放鳝鱼苗15斤,当年每箱可产鳝鱼80斤左右,通过连云港外销到日本、韩国等国家。今年,周建林养殖鳝鱼40多亩,收入可达320万元。
为实现立体增收,周建林还在岸边种植桂花树,树下种植西瓜、香瓜,将涝灾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立体高效生态园。
2012年,周建林将养殖场注册为“建兴水产生态养殖合作社”。2014年,合作社荣获“全国水产生态养殖示范点”称号。
带动村民致富是周建林发展生态水产养殖的初心。2015年春,周建林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吸纳13户贫困户入社,按照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贫困户一起致富。周红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合作社负责鳝鱼养殖,每天有50元的收入,加上年底分红,当年就脱了贫。
2015年,镇政府将周建林的生态园纳入全镇脱贫攻坚带贫产业,并组织全镇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和部分农户参观学习。在周建林的带动下,如今,全镇发展“莲鱼共养”面积6000多亩,水产养殖面积10000多亩,参与农户1400户,户年均增收10000余元。
周建林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规模,打造集吃、住、游、购于一体的生态园,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