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钟 虎)近年来,确山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鼓足了村级钱袋子,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害怕干事”难题,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该县成立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宏观指导;落实县处级领导干部“包镇联村”制度,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结合县域实际的基础上,经多方考察调研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措施》,并以县委、县政府文件予以下发,科学提出了“盘活集体‘三资’、有偿服务增收、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物业经济”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顶层设计了全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路子,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
聚焦支部引领,发挥头雁作用。发展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村级组织。以年初的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把是否懂经营、善管理、有无实体产业、愿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作为“两委”班子人选,特别是支部书记人选的重要条件。换届后,全县201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自身有产业的158名,占比78.6%,一大批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经济能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了人才支撑。
常态化监督检查,强化约束激励。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合同监管长效机制,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多部门参与,逐镇(街道)村(社区)对原有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对新签合同聚焦签订程序、合同要素、违约责任、资金收取、履行监管等关键环节,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合同合法合规;县委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列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夯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强化跟踪问效,每年初对所有村(社区)上年度集体收入情况、镇域排名、全县排名进行通报,对排名最后两名的镇(街道)约谈党(工)委书记,连续三年排名全县后五名的村(社区)对党组织书记予以调整,以常态化监督检查激发干事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