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解决群众就医难。
“日间手术”点亮了群众的笑脸,新冠疫苗异地接种方便了务工人员;畅通了校门路,方便师生出行……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舆县委巡察机构积极行动,结合县委巡察工作实际,紧扣巡察职能,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巡察工作日常,“立竿见影”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用巡察成效推动实践活动落实落地,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落实惠民政策 点亮群众笑脸
2021年4月底,在县委统一安排部署下,平舆县委9个巡察组进驻全县10个县直重点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为期30天的民生领域专项巡察。
县委各巡察组将上级巡视巡察工作要求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结合起来,切实把教育医疗领域“四风”和“微腐败”问题作为巡察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通惠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出院的手术操作,既省时,又省钱,是一件事关民生的好事。
县委巡察组进驻某医院当天,就发现“日间手术”政策没有在该医院得到落实。
实施日间手术条件要求严格,相关科室要设置专用手术室、专用病房和专业手术团队,无形之中,也会降低医院收入。一句话:时间紧、投入高、回报低、进展慢,这也是医院没有严格落实“日间手术”政策的主要原因。
惠民工程岂能不惠民!在弄清原委后,县委巡察组立即下发《整改建议书》,督促医院党委立行立改。在巡察组的推动下,该医院日间手术工作正式开展,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进行了5例手术,切实优化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群众入院难、手术难、手续繁的问题。
开通绿色通道 异地接种疫苗
2021年5月13日,正在县疾控中心开展巡察的县委巡察组接到一起群众求助电话。
“我是平舆县人,平时在深圳打工,于今年3月28日在深圳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近期因家中有急事回到了平舆,想在平舆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想请你们帮帮忙”。
接到求助电话后,县委巡察组立即向县疾控中心了解相关情况,原来,该群众于5月6日来到县疾控中心咨询第二针新冠疫苗接种事宜,工作人员明确告知,在外省市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需要在本地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的人员,除了提供个人信息外,还需要提供接种第一针新冠疫苗的接种纸质凭证或电子凭证,才能办理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但是,该名群众不能提供第一针疫苗接种凭证,所以县疾控中心直接拒绝了该群众接种第二针疫苗的请求。
“按照相关规定,我们需要根据接种凭证,把疫苗生产厂家、疫苗批号、疫苗有效期、接种单位等首针接种疫苗相关信息录入河南省预防接种信息平台之后,才能接种第二针……”面对前来了解情况的县委巡察组工作人员,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详细说明了情况。
“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就是为了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解决接种难题,如果能核实疫苗信息是准确无误的,就应该帮群众尽快接种。”在县委巡察组的督促下,县疾控中心根据求助群众提供的疫苗信息,及时与疫苗生产厂家、接种医院进行了联系,经核实该批号疫苗的相关情况无误后,为该名群众办理了第二针新冠疫苗的接种。
解决校门拥堵 方便师生出行
4月19日,县委巡察组进驻某学校开展巡察时,有多名师生反映校门口放学期间车多、人多,导致交通严重拥堵,师生出行困难。
经巡察组了解,校门口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校重视不够,管理不善。巡察组立即责令学校对校门口交通堵塞问题进行立行立改。学校及时采取行动,通过协调城管、交警等相关部门规范行人车辆停放、地摊摆放,在校内增设校门通行,安排不同年级错峰放学等措施,使校门口长久以来的拥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该校的校门拥堵解决了,其他学校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该如何统筹解决呢?”县委巡察组在组办会商时提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门口交通整治,保障师生出行安全,以校门口交通堵塞问题整治为契机,县委各巡察组督促被巡察学校党组织举一反三,对类似问题自查自纠,通过“点”的整改到“面”的提升,切实解决校门口交通堵塞、出行难等问题,有力提升整改质效。
群众利益无小事。平舆县委巡察机构聚焦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用巡察成效推动实践活动落实落地,巡察工作已成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连心桥”。至目前,平舆县委巡察机构通过民生领域专项巡察,共推动解决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163个、侵害群众利益和不正之风问题124个,民生问题206个。
(陈万里 蔡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