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7版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30日
平舆县卫健体委勇当攻坚克难排头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平舆县卫健体委始终坚持把谋人民健康之福、解群众疾病之苦作为卫健体系统初心使命,面对健康扶贫、疫情防控等重大攻坚任务,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创新“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有效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舆县卫健体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以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为目标,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创新建立“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着力构建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为全县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重医疗保障网”群众看病不再贵
  平舆县卫健体委会同县医保、民政、保险等部门制定出台了以“四免、三提高、两兜底、一补偿”为基本内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体系,构筑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医疗救助“四重医疗保障网”。该县贫困患者住院治疗报销比例在90%以上,至目前累计医疗救助399753人次,救助金额5200多万元。
  “ 互联网+健康扶贫”群众看病不再难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整合医疗资源,打通信息壁垒,构建以“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一个软件”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健康扶贫”服务平台,打通优质医疗服务链条,让健康扶贫更加智慧、便捷、精准。“一个平台”,即开发“互联网+健康扶贫”信息系统,建立了贯通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智能分级诊疗平台,向上可连接北京和省、市三甲医院,向下与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相连,实现了远程会诊的常态化,将农村患者与县级以上医院的专家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打通了群众就医、问诊不便的“最后一公里”。至目前,全县累计会诊92793人次。“一个中心”,即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检验影像和病案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终端信息统一整合到互联网+医疗健康数据指挥中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信息和健康扶贫、公共卫生等信息互联互通,群众医疗健康数据更易留存、统计分析和快捷操作。“一个软件”,即开发具有巡诊、巡诊任务推送统计、健康筛查、数据汇总分析和监督考核功能的手机APP,安装到每位签约医生手机上,为医生开展帮扶巡诊、健康筛查等提供便利,极大提升了乡村医生技术服务能力。
   签约医生巡诊制 健康扶贫有温度
  实行贫困户与医生“1+3”分级签约服务。对全县贫困户逐人体检建档,每名贫困户按病种、区域等,分别结对签约一名县级专家、一名乡镇全科医生、一名村医。签约医生定期到签约对象家中或村里巡诊。村级医生每月上门巡诊一次,乡级医生每两月巡诊一次,县级医生组成团队分病种半年深入农村巡诊一次。为巡诊医生配备巡诊车、便携式彩超机、心电图机等,巡诊医生利用“协同大夫”手机APP记录、更新患者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疑难问题及时上传,由县级专家进行在线指导或预约转诊。平舆县卫健体委引导党员当先锋、做表率,由332名县医、127名乡医、708名村医组成专家巡诊队伍,签约帮扶贫困户。在平舆县广大乡村,巡诊医生穿着白大褂,背着巡诊箱走村串户、询病问诊,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至目前,全县累计巡诊182万人次,群众纷纷称赞:“当年的白大褂又回来了。”
   坚持多策并举 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平舆县卫健体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切实发挥参谋助手、牵头引领作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力打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为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行动早。疫情发生后,平舆县卫健体委闻“令”而动,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每天召开党组会、多次召开疫情防控暨业务培训会,全系统取消休假制度,590名党员、5400多名医护人员投身抗疫一线。
  二是反应快。在全县推行双向排查,通过大数据比对、逐户摸排等,做到外出返乡人员登记一户不拉、一人不漏,累计排查武汉返乡人员6700人,境外返乡人员97人,北京返乡人员336人。
  三是救治稳。把全县医疗条件最好的县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将所有发热对象全部集中到定点医院隔离、救治,组建医疗专家救治团队,制订科学诊疗方案,实施中西药结合救治,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规范,集中优势对患者进行治疗,确诊患者治愈率达100%。
  四是防控严。严防外部输入,全县设置县、乡、村三级疫情防控服务点1897个,参与医务人员2200多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一科普六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清”行动,消杀消毒环境295.65万平方米,强化城区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刘付明 王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