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30日
构筑文化新高地 谱写惠民新篇章

王晓晶 王纪方

    大型豫剧现代戏《樊粹庭》在河南省人民会堂展演。

    新蔡县杂技表演在全国比赛中获大奖。

    文化志愿者助力“中国农加工投洽会”。

    考古专家汇聚驻马店,探讨高明楼及相关遗址新发现。

    建党10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广场舞大赛。

    文化惠民,送戏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

    城市书房成为市民阅读学习的好去处。

  驻马店——“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源远流长的历史为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赋予了魅力,人文荟萃孕育出璀璨文化。近年来,驻马店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牢牢掌握文化建设主阵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能力;突出打造品牌,组织创作群众认可的文艺作品,建设群众喜爱的文化广场;深挖文化内涵,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文化领域投入,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构筑文化新高地,以文化城,以文化建设助力驻马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持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品牌意识 打造精品剧目

  4月1日至5月7日,“舞台艺术结硕果 献礼建党100年”——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在“千年古驿站 生态文明城”“河南戏曲之乡”驻马店开幕。14个艺术门类、59个院团、63台剧目在驻马店集中展演,各种流派的戏剧交相辉映,为广大戏迷献上丰盛的戏剧文化盛宴。6月29日,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市参赛剧目《樊粹庭》《金凤归来》《追梦》《杏花寨》分别获得省、市级院团组和县区级及民营院团组河南文华大奖。7月6日晚,我市组织创排的大型豫剧现代戏《樊粹庭》作为“百年百场”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上演。演出一举成功,好评如潮,展现了驻马店艺术生产的整体实力,成为展现驻马店形象的一张闪亮文化名片。
  近年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发展思路,文艺创作日益活跃、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上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使命担当,年创作戏曲、曲艺等文艺作品350多件,先后创作了豫剧《抢来的警官》《法官妈妈》《陈蕃》《桃花村》《皇家驿站》《嫂娘·大娘·亲娘》《樊粹庭》和乡村振兴题材的《追梦》《杏花寨》等精品力作。多部作品获得省、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省戏剧大赛文华奖,并多次受邀进京赴省汇报演出。策划包装了实景演艺节目《天中意象》,开辟了我市情景演艺的先河。我市的汉秀杂技团和新蔡县徐家班杂技团在全国杂技界享有盛誉,在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活动中表演的杂技《男女技巧》作为我省唯一参加闭幕式颁奖晚会的节目,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中国杂技界最高奖——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奖。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 建设群众精神家园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15日,在驻马店市博物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图片文献展展厅,党员们庄严举起右手,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自6月21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驻马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图片文献展”开展以来,市博物馆每天人气很旺,不到一个月,5万多人次走进市博物馆参观。
  暑假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城区的30个城市书房每天都坐满了看书学习的市民。城市书房环境好、书籍多、免费开放无线网络等,深受市民青睐,不仅成了广大市民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好去处,还是我市文化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亮点。
  为方便群众享受公共文化生活,打造群众文化家园,我市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文化阵地建设。市委、市政府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城乡规划、百城提质、文明城市创建重要内容,全面推动驻马店城市文化综合体和新建驻马店市美术馆、驻马店市图书馆等项目建设,夯实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驻马店市“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文化强市建设和建设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至2020年底,共有公共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4个,纪念馆7个,工人文化宫4个,体育馆8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个,老年人活动中心8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青少年宫11个。驻马店市青少年宫、驻马店市科技馆已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改扩建后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搁钟寺窑址博物馆已整体完工。2020年,全市各县区又新建了20座城市书房,中心城区新建了3座24小时智慧图书馆,“15分钟阅读圈”初步形成。2021年,全市再新建30座城市书房,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文化阵地,将文化服务真正送到市民家门口。目前,全市176个乡镇(街道)文化中心、253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覆盖率达100%。在2020年度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工作中,我市考核成绩居全省第一方阵。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我经常到皇家驿站听戏,这里不仅热闹,而且每天都有好戏上演。”市民刘素兰对笔者说。为扎实推进文化惠民下基层文艺演出活动顺利开展,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每年都在全市范围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全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和文艺院团以流动服务为抓手,深入开展文化艺术进景区、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圆满完成了“舞台艺术送农民”“文化艺术进社区”“戏曲进校园”等年度工作任务。据统计,2020年,我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00多场次,其中市级文化活动180多项(线上活动27次),县区级各类活动1800多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疫情期间全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我市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大力营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启动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驻马店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广大群众通过经典诵读、歌舞表演等方式,表达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不断掀起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热潮。

文化瑰宝重放荣光 传统文化光耀天中

  5月16日,驻马店高明楼及相关遗址考古新发现专家咨询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明楼及相关遗址考古新发现为研究驻马店地区史前至夏文化时期的文化发展与演变、小型遗址聚落布局、功能分化及社会组织结构等提供了宝贵材料,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5个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文件措施,累计投入500万元用于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提升工程。2021年,持续推进中国(驻马店)国际农加工产业园、金玉峰大健康产业园、宿鸭湖清淤扩容、南水北调饮水管线等重点项目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审定上报了文物保护单位20处,积极参与国家长征、长城文化公园项目谋划,成功申报了正阳县闰楼遗址、汝南县汝宁石桥等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8处19项)总量居全省第一梯队。
  7月19日,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女娲传说、天中火笔画、刘氏老土布纺织技艺、胡琴制作技艺等19个项目上榜。
  道不尽的天中风情,说不尽的天中文化。翘首未来,一个充满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的驻马店,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征程中,正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载体,讲述着新时代的天中故事…… 
   (本版图片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