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2021年7月20日,驻马店市纪委监委制订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全市组织开展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紧围绕停车收费领域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严肃查处停车收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压紧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完善长效制度机制,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治理重点
根据《方案》部署,全市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治理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政府职能部门及其经营单位在停车收费管理中履职不力、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失察失管,导致公共资源被私人占有操控、谋取私利,严重侵害公共利益、群众利益问题;二是公职人员搞权力寻租,违规审批、设置、出让、出租、中止停车位,违法经营或收取抽成费保护费好处费,纵容、操控、指使收费人员乱收费、不如实全额上缴停车费,违规将停车收费业务承揽给自己亲属或以他人名义直接参与经营问题;三是停车收费经营单位(个人)私设、隐瞒停车位,篡改收费账目,截留、挪用、套取、私分停车费问题;四是少数社会人员围猎公职人员形成利益团体,操控停车收费业务,排除公平竞争,谋取非法利益问题;五是公职人员甘于被围猎,与操控停车收费业务的企业和个人相互勾结,为其提供保护、搞利益输送问题;六是政府职能部门不按规划设立停车场、私自篡改规划停车位数量,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包括银行、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体中心等不按规定向社会开放,各社会主体及个人擅自摆放P牌、破旧座椅等占用停车位等问题;七是未取得停车收费许可的医院、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宾馆、酒店等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业,违规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引发群众不满等问题;八是机关事业单位、商超、公园等附近拥堵路段停车难,相关职能部门只贴条罚款不疏导解决、停车位应划未划、公共场所应开放未开放,造成群众意见大等问题;九是社会停车场挤占公共资源、划地为王乱收费、态度蛮横强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十是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查扣车辆产生的停车费用,仍由当事人自行承担或者变相承担,加重群众负担,借机谋取私利等问题。
二、细化工作措施,严肃执纪问责
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充分挥发“室组地”联动机制作用,围绕10项重点治理内容,对职能部门履责情况进行再监督,着力排查违规问题,确保全市停车资源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一是摸清问题底数。督促发改、住建、城管、市场监管、公共资源管理、公安等部门对城市建成区道路停车位、公共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资源开展系统梳理、全面摸排,形成底账清单。二是排查问题线索。在市级新闻媒体和“清风驻马店”微信公众号发布治理通告,公布专项治理内容和举报方式,广泛受理群众投诉举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将受理、排查出的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三是严格执纪问责。突出监督重点,深挖细查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倒查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对存在管党治党不力、行业监w管不力问题的,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四是开展专项巡察。推动各地以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为重点,将利用公共资源谋私贪腐作为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两个责任”落实、建立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等情况,探索开展公共资源管理领域专项巡察,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五是系统以案促改。坚持标本兼治,认真落实“三不”一体推进,对查处的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及时发送监察建议书、以案促改通知书,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监管职责,不断规范权力运行,堵塞制度漏洞,从根源上铲除腐败问题滋生土壤。六是坚持举一反三。以治理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切入口,举一反三,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城建、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督促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公共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公平度,持续强化“小微权力”监督和制约,坚决查处利用公共资源谋私贪腐、侵害公共利益或群众利益问题。
三、加强组织协调,提升治理效能
把开展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及不正之风的具体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强化政治监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扛牢主体责任,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对重视不够、责任不清、分工不明、措施不力的,及时约谈提醒,督促限期整改并跟踪推动落实。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本地区停车收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协调推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抓具体、抓落实,相关部室及派驻纪检监察组要按照任务分工,组织精干力量,精准靠前监督。三是做实日常监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挥专责机关作用,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及时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有效监督,以有力监督促有效落实。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向社会公开监督方式,拓宽信访举报渠道,持续完善“信、访、电、网”受理体系,加强对群众反映问题线索的办理质效,不断提高群众对专项治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董俸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