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胡瑞琪
百年潮涌,长风浩荡。100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起航,一路劈波斩浪,誓要让中华崛起。
百年间,多少枪林弹雨的战斗、多少壮怀激烈的牺牲、多少千难万险的追寻、多少执着坚定的前行,换来了彪炳史册的沧桑巨变,成就了昭如日月的复兴伟业。
百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阳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与时俱进、一往无前,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见证了我们党带领的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为了更好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本报特推出正阳县优秀共产党员及党务工作者事迹,让我们一起回望正阳党史中的百年荣光。
孔剑舞
孔剑舞(1904年~1932年)原名孔繁立,字剑舞,又名孔健吾。1904年5月生于河南省正阳县吕河乡河湾村小孔庄。
1925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孔剑舞受党组织派遣和同学余子静等回正阳开辟党的工作,受聘为正阳高等学堂国文教员。后与上海派来的共产党员王了凡取得联系,建立了中共正阳县第一个党小组,任组长。不久,正阳城关建立了中共正阳党支部。1927年9月在城关柏树林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中共正阳县特别党支部委员会,孔剑舞任书记。1928年8月,中共正阳特支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全县党员140余人),选举建立中共正阳县委员会,孔剑舞当选为县委书记。此后,孔剑舞先后在中共信阳中心县委工作,任职中共商城县委书记、信阳中心县委任秘书、中心县委常委、中共京汉(信阳)区特委常委。1930年8月8日,孔剑舞研究策划了龚湾武装暴动,打死后程楼的恶霸程万禄,然后将暴动队伍带往陡沟,开展游击活动。1931年12月24日,豫南特委扩大会议在苏区召开,改组了豫南特委,孔剑舞被留在中共鄂豫皖苏区“受训”。次年3月,在“肃反”中被错杀。
田奉先
田奉先(1893年~1930年)字耀东,又名田振亚。正阳县陡沟乡尚田村田庄人,正阳绍明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取湖南长沙武备学堂,在长沙接受革命思想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他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发展地下党组织,组织和发动地方农民运动,策应北伐军向河南进军。1928年8月,中共正阳县委成立,田奉先当选为县委委员兼陡沟区委书记,后兼任正阳县农民游击大队中队长。陡沟游击队在田奉先领导下,与当地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冯华阁(县参议员)、保长田本金等展开激烈斗争。1930年3月25日夜,田奉先率领游击队员包围了陡沟西张寨,把正在召开反共会议的田本金、张镒及代父参加会议的冯伯华(冯华阁之子)3人抓获,就地处决。事后,奉先在游击队员大会上鼓励大家,要再接再厉,夺取更大的胜利。他指出,冯华阁有钱有势,奸诈阴险,是陡沟、黄鲁店一带的罪魁祸首。现在主犯未除,后患无穷。我们一定要设法把他除掉。冯闻讯,心惊胆战,夜不归宿。3月26日,冯勾结红枪会头子冯学贵、田奉祥、田里祥等组织三四十人,乘田奉先到陡沟北头山西会馆开会途中,用钎刀把他杀害。随即,又到田庄抄了他的家,摔死了他不满两周岁的儿子。
闵建功
闵建功,正阳建工集团党支部书记、总经理。1995年,在闵建功的倡议下,成立正阳县首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01年又成立了全国首家全天候水电暖维修“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坚决做到不喝居民一杯水,不吸居民一支烟,不索酬索请。20多年来,日复一日,闵建功带领服务站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对社会、对居民的承诺。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至目前,全站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在9000小时以上。2002年,闵建功被吸纳为共产党员。虽然后来他从事了企业管理工作,工作岗位变了,但他那一颗为居民义务服务的心没有变,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背上工具包到居民家中服务。20多年来,他都和普通志愿者一样排班值班,按分配任务上门为群众服务。他又先后成立了“正阳建工集团党员志愿者服务站“”正阳建工集团巾帼志愿者服务站”“正阳建工集团家具维修保养志愿者服务站”“义工联”等组织,使集团公司志愿者队伍由66人扩大到300多人。闵建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十佳标兵、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叶启营
叶启营,正阳县真阳街道乐堂村农民,中共党员。1982年,高中毕业。从事红薯种植和研究,1994年,叶启营为培育高产、高淀粉红薯优良新品种,他开始利用承包责任田进行新品种红薯试验种植。当年,他推广“豫薯6号”红薯时,与160户农民签订了红薯回收推广协议书。“由于没有栽培经验,收获过晚,无法储藏,红薯都坏了。”叶启营说。当时,他和妻子抱头痛哭,但还是按协议赔偿了农民的损失。但是,叶启营没有气馁,20多年来,他潜心研究“梅营”系列红薯,深受百姓喜爱“。梅营”系列红薯已走出国门,在泰国、越南和缅甸等国家生根发芽,他正琢磨打造“红薯联合国”。目前,叶启营在全国共建“梅营”系列红薯万亩示范基地2个,千亩示范基地100多个,扶助建立科技示范户16500户,总推广面积900多万亩,带动全国近5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间接创造财富280多亿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下一步,我将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扩大产量,让更多的贫困户依托红薯产业脱贫奔小康。”谈起今后的打算时叶启营说。20多年来,叶启营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科技扶贫状元、河南省十大种植状元、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代子星
曾被誉为“西瓜大王”的全国劳动模范——正阳县雷寨乡农民戴子星,是正阳县代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市人大代表。
他潜心30多年研究西瓜、辣椒、花生、芝麻等科学育种技术,有效解决西瓜、花生重茬种植等技术难题,在海南、新疆、安徽等地建立育种基地5000多亩,繁育西瓜、甜瓜、辣椒、花生、芝麻等30多个品种的优质种子,带动种植户走上致富路。2003年,戴子星筹资30万元与南京农科院“联姻”,创办了雷寨乡正星蔬菜研究所,以繁育高效蔬菜瓜果种子为主。经过积极努力,该研究所自繁自育西瓜、辣椒、甜瓜、豆角、花生、芝麻等种苗30多个品种,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2018年以来,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的品种就有20多个。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2006年以来,戴子星赠送贫困户瓜菜种苗价值30余万元,周边2万多户群众依靠种植西瓜和特色蔬菜走上致富路。他在雷寨乡建立27个西瓜嫁接点,每个嫁接点帮扶100户家庭成为西瓜、辣椒专业户,带动正阳县嫁接西瓜套种面积12万亩。如今,戴子星与南京农科院“联姻”,合作引进繁育推广西瓜、辣椒等新品种36个,推广面积450万亩,带动全国各地近万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孙 娟
孙娟,正阳建工集团党总支副书记兼工会主席,自参加工作以来,她锐意进取、爱岗敬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从一名基层普通员工成长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为了给职工争取合理的薪酬待遇,她与公司行政领导沟通,率先在集团推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过劳资双方的协商,使员工的工资在原有基础上,不同程度上调15%,使一线的技术岗位职工的薪酬更趋于合理。此项工作的推行,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企业的工作效率,起到了企业与职工共赢的效果。同时,由于工资集体协商的成功推行,得到了上级部门认可,现已是全市工资集体协商观摩学习的示范点。为了给职工创建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平台,她向上级工会申请,并不断规范职工书屋建设。建工集团的职工书屋连年被授予全国、省级、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并由各级工会免费配送图书3000余册。她努力争取上级工会和领导的支持,为职工建设了近300平方米的职工活动室。
她本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驻马店市劳动模范、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驻马店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同时她所负责的建工集团工会先后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鲁新爱
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新爱是河南省劳动模范,2006年返乡创业。从事食用菌种植,看到鲁新爱发展食用菌种植效益好,周围的群众纷纷跟着他干。
鲁新爱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很快辐射全县20个乡镇(街道),加入合作社的农民1860人。2016年以来,他充分利用自己食用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优势,先后为全县9个乡镇18个贫困村的36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举办种植实用技术培训35期,让学员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鲁新爱依托合作社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配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不定期到社员家中进行技术指导,向周边群众免费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仅2017年就进村入户举办技术培训班15期,受益群众3500人次。近年来,鲁新爱通过代管代种模式,与全县6个乡镇的7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为期3年的产业带贫协议,无论他经营赢亏,每年均为贫困户发放受益分配资金不低于2000元。搭建脱贫致富平台,既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又能实现稳定收入。2020年,鲁新爱通过食用菌袋生产车间、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可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85个,其中19名贫困户在食用菌生产基地、生产车间务工,月均收入2000元。
麦 海
麦海,河南省劳动模范、正阳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几十年如一日,把医院当作家,视患者如亲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自接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任务后,麦海未休息过一天,常态性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随着疑似、确诊患者的增多、医用防护用品短缺,麦海白天在医院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带人抢运物资,做到当天去、连夜回。短短10天,他五上长垣、焦作,三去驻马店、泌阳,每天仅睡两三个小时,自带干粮充饥,连元宵节也是在高速公路上空腹度过的。2月5日夜晚,冒雪运送物资返回途径焦作黄河大桥时,由于雪大路滑汽车撞向护栏,前保险杠损坏,险象环生,4个小时的路程整整走了12个小时,没吃一口饭,没喝一杯水。2月12日凌晨1时,在郑州接运物资时找不来工人,为了尽早将防控用品送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中,年近六旬的他自愿当搬运工,忍着疼痛搬几百箱物资装车、卸车。气温虽冷,汗水浸透了他的棉衣,忙活了整整一夜,眼望着库房堆满了物资,他却直不起腰……问他为啥这样拼,他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黄 磊
黄磊,男,汉族,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出生于1980年10月,系正阳县真阳镇李通村青年农民,一腔热情烘热一方土地,绿色情怀演绎现代神话。2009年,黄磊辞去在大企业当管理人员的高薪,回乡创业,怀着对农业的热情,他从承包耕地,引领广大青年和农户在致富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11年开始,黄磊与河南省农科院、驻马店市农科院签订良种繁育合同,将承包的3000亩耕地建成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每年为省、市农科院生产优质小麦种子1150万公斤,优质花生种子250万公斤。2011年以来,黄磊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荣誉称号;他创办的“柏雄种植专业合作社”被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农业厅等7部门联合授予“河南省优秀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被农业部、财政部等九部委授予“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孙道怀
孙道怀,正阳县真阳街道党工委书记,他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为真阳街道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作出贡献。疫情防控中,他率领全体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完善了259个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建立273个防疫一线临时党支部,将红色党旗插在了防疫最前线,为街道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了坚实的“红色防线”;征地拆迁中,他深入一线,迎难而上,带领拆迁工作组完成17个村民组和4个企业整体搬迁,保障60余个项目及时落地;大力整治环境卫生,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省级文明城市提名打下坚实基础;信访工作中敢于担当,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实现了重点时段零进京、零登记、零非访的历史性突破。
2018年,孙道怀被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评为“2017年度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驻马店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授予他“2019年度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贺春民
贺春民,正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从事疾控工作38年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永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疫情中,他不分白天黑夜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被省委授予“全省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8年,正阳县发生伤寒疫情后,贺春民发挥专业特长,采取科学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蔓延。2019年,在全县伤寒防控工作上,他提出“预防为主、管控重点区域”的思路,解决了正阳县多年伤寒疫情易复发成为老疫区的难题。2020年疫情防控中,贺春民连续40多天坚持在抗疫一线,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到患者家中做流调工作,连夜写出流调报告,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贡献。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先进工作者”、省“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研究工作先进个人“”全省疾病预防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本版图片由正阳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