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平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发展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坚持把夯实责任贯穿始终,层层传导,提升执行力。西平县按照五个责任体系要求,健全“县处级领导、乡镇党政正职、村脱贫责任组组长、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派驻单位主要负责人、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县直行业部门”“十张责任清单”,构建“层层有任务、人人有指标”的任务体系和“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任务清、责任明、落实快。实行专项组作战,成立脱贫攻坚10个专项组,分别由县委常委牵头抓落实。24名县处级领导分包68个贫困村,其中县主要领导分包联系脱贫任务重的出山镇和嫘祖镇,定时深入乡村督导指导。落实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制度,心思下沉、眼睛下看、脚步下走,知民情、破难题、纾民困。县委书记遍访68个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遍访贫困户达100%。建立20个乡级脱贫责任组、257个村级脱贫责任组。选派241个驻村工作队、11005名帮扶责任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坚持把基本保障贯穿始终,不折不扣,提升落实力。西平县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分部门、分行业推进,确保贫困户享受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教育扶贫全资助、不落人。精准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台账,及时精准发放资助资金,做到应助尽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全面摸清底数,实行动态管制,没有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困失学、辍学,确保全面充分享受义务教育。大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593.7万元,改造贫困村学校22所。推进健康扶贫全覆盖、更便捷。完善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体系“四重保障”健康扶贫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待遇保障100%。扩大大病集中救治病种,由2017年的9种扩大到2020年的30种,累计救治大病98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完成了96个“十三五”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到2020年10月底,1099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办理门诊慢性病就诊卡,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推进危房改造全清零、真安全。2016年~2019年,共改造“四类人员”危房724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74户,拨付危房改造补助资金7209.3万元。同时,加大建新拆旧力度,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推进政策兜底全保障、无遗漏。投入资金2800万元,建成7个集中托养中心,集中供养贫困重度残疾人237人。
坚持把设施建设贯穿始终,改善条件,提升承载力。西平县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基础。2016年以来,总投资1.42亿元,实施本县乡村交通项目167个244.38公里;全县272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居委会)全部通客运班车、全部通达水泥路(沥青路),自然村之间通达率达100%。按照“户户实现饮水安全”的标准,实行“县监测、乡建设、村管护、户饮用”的方式,全面解决乡村水量没保证、水质不达标和工程难持续等问题,确保贫困户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达100%。同时,投资近2000万元,对贫困村的机井、桥涵、塘坝、灌渠、变压器、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整治,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十三五”期间,投资7.3亿元,加快推进电网建设,建设完成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5座,全县供电保障能力将实现翻番。优先将所有贫困村全部列入电网整改项目,全力推进贫困村电网改造工程建设。2020年,完成全县所有贫困村、29个中心村电网改造任务,完成7422眼机井通电任务。开展文化扶贫行动,发展8家省市级旅游扶贫示范户,带动帮扶122户增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工程,使昔日脏、乱、臭的坑塘、沟渠变成了池水清澈、鲜花芬芳、绿树成荫的游园,顺利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过标验收。
坚持把产业发展贯彻始终,强基固本,提升带贫力。西平县把发展产业作为促脱贫防返贫、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按照“县有支柱产业、乡村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总体思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为目的,立足实际,创新模式,突出带贫,着力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颁布《西平县产业扶贫奖补办法(试行)》,引导经营主体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和贫困户通过自我发展提升脱贫能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与防控风险并轨前行。针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和市场风险,为种植业、养殖业类带贫产业缴纳3893.65万元保费。发展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8家,6688户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吸纳贫困户就业628人。发展带贫企业(合作社)100家,通过多种方式带贫15377户贫困户,其中吸纳贫困人员就业475人。
坚持把风险防控贯穿始终,关口前移,提升应对力。西平县时刻绷紧扶贫领域风险这根弦,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提前防范,决胜脱贫攻坚。西平县依托产业项目促增收,2020年又投资9793万元,实施产业扶贫类项目24个,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54.4%。2020年,已全部投产见效,带动贫困群众11147户26094人,实现了全县每户贫困户除政策性收益外还有2~3项可持续的收入项目。依托金融扶贫促增收。按照国家、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示公告要求,严把项目论证入库关、建设质量关、公示公告关、绩效评估关,确保实现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精准。2016年以来,全县扶贫资产总投入55.14亿元,涉及公益类资产3590个,经营类资产1894个,全部做到了分类登记、确权,建立了管护机制,确保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和村集体、贫困户长期受益。健全防贫保险机制。县财政按照每人70元标准,为2.8万名贫困人员和边缘户购买防贫保险,对因病、因学、因灾有返贫风险和易致贫人员建立保险防线,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目前,已为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理赔3.2万元。
坚持把智志双扶贯彻始终,多策并举,提升源动力。西平县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逐步树立,实现了“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2018年~2020年,投入285.4万元,开展农村带动力实用技术培训1334人次;投入35万元,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559人次,贫困劳动力创业意识培训共培训2206人次。选树全县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讲好脱贫故事,真正让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典型出得来、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对全县评出的“最美扶贫人”“励志脱贫户”“扶贫爱心人”,持续深度报道。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文化下乡巡回宣讲、脱贫故事大家讲”等活动,组织开展“脱贫感党恩、共圆小康梦”西平脱贫攻坚成就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