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闫 松 陈思妤)在过去,“塑料袋+传统胶片”是患者在影像检查后求医问诊的标配,CT、X光、磁共振等影像检查后的胶片在领取时需要等待,还需保存以便复查。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数字影像服务正式上线,标志着该院在深入实施“互联网+医疗”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全面开启数字化医疗和智慧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新时代。
随着智慧医疗的建设,排队取片久、查阅报告难等“痛点”正逐步消失,就诊效率也不断提升。市中心医院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促进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型优化,形成预约就医、线上线下结合、互联互通的整合型全程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就医更精准、更便捷。
在候诊区,陪老人看病的黄女士,正用手机查看CT检查结果。“在手机上看到CT检查结果后,再找医生看报告,不用排队也不用长时间等,真是太省时了。”她说。
数字影像是指存储在云端的电子胶片,也称“云胶片”,是传统胶片的数字化变革。数字影像服务通常包含电子胶片、检查报告和全部DICOM原始影像。患者在云端有一个专属空间,可以通过扫描纸质报告中的二维码在验证身份后浏览和下载电子病历。今后在市中心医院做CT、X光、磁共振等影像检查后,患者拿到的不再是“塑料袋+传统胶片”,而是能长期存在手机里的“云胶片”。
需要异地就医或多个科室就诊的患者,只要带着手机,就可以给不同医生查看全部的影像资料。
“智慧云影像平台”包含AI智能肺结节筛查系统,诊断系统整合了全国知名专家的经验,在数秒内读完患者的胸部CT片;发现肉眼所不能区别病灶的细微差别,大大缩短了阅片时间;对可疑结节进行自动标注,精准计算结节体积;生成图文并茂的结构化报告,更易解读。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像诊断量化指标方法,可以提高医学影像诊断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水平,有助于肺结节的精准诊断与评估,更具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优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进步,结合就医检查的新需求,市中心医院大力推动“智慧云影像平台”建设。平台中的“啄医生”具备肺结节检测功能,可以提高检测效率;AI智能阅片能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云胶片”线上服务为客户提供了快捷取片、在线浏览、长期储存、数据互动等,大大提升了以医疗健康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水平。市中心医院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中心,通过“互联网+医疗”,全方位守护百姓健康。